【古籍医书】伤寒括要.docVIP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名伤寒括要 书名:伤寒括要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伤寒证治。自古难之。始于仲景。后贤纂述。无虑百家。而在人耳目间者。十有余种。 不患 。畴能千支万派。汇归一源。而有张长沙。若合符节耶。自非丹铅几偏。而髓竭心枯者。未 易语也。余发始燥。便读仲景书。今且雪盈巅矣。上下南阳易水间。纸败墨渝。始成授珠十帙。 乙酉春杪集甫竣。而毁于兵火。己丑春孟谋梓之而艰于费。且念多则惑。少则得。古语谆切 。今授珠虽备于义。而后学或苦其繁。曷若以一茎笔现丈六紫金。俾入门径而登高捷乎。遂 以授珠删繁去复。简邃选玄。仅得十之二。而竟无漏义矣。颜曰括要。谓括义详而征词简 也。及门之能谙其义。而嘘枯振槁。独有许石子一见颔之。且汲汲于寿世。乃捐金付诸剞劂 。 欲指扶桑。无舟莫适。非谓执此可以尽废百家。谓谙此可以折衷千古也。夫病机繁杂。变迁 无穷。如珠走盘。纵横不可测。虽纵横不可测。而终不出此盘也。是帙者其珠之盘乎。审是帙 者。其持盘者乎。操通灵之法。以应无穷之变。惟变取适。而不胶于法。斯善读括要者矣。 \x顺治六年岁次己丑上元日尽凡居士李中梓士材甫识。\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仲景为伤寒鼻祖。虽后贤蜂起。莫能越其范围。然有发仲景之奥旨。补仲景之未备者 。无不采收。更附以一得之愚。使学人一览无余。不致遗珠之叹耳。 一释仲景书者。惟成无己最为详明。然智者一失。时或有之。必本诸经文。要诸至理。 详为条辨。用正千古之讹非敢以臆见。妄肆讥评也。 一仲景立方。动以斤计。或称升合者。何其多也。及考其用末药。只服方寸匕。丸药如 梧桐子大者。多不过三十粒。又何其少也。丸散汤液。岂得如此悬绝耶。千金本草。皆以古三两为 今一两。古三升为今一升。可为准则。盖衡数以二十四铢为两。汉制六铢钱。四个为一两。 宋制开元钱。十个为一两。大约羌三分之一耳。且仲景汤液并分三次服。则轻重止得三分之一 。而服法又得三分之一。岂非古之一两。仅得今之一钱乎。局方纲目概以今之五钱。作为一 剂。则失之太少 。陶氏吴氏。各以意为重轻。尽变古法。则其失更甚。兹刻方药。悉选仲 景古本。不敢轻于变古也。但世有古今。时有寒暑。地有南北。药有良犷。人有强弱。惟明达者 。随在变通为得耳。 一前辑授珠。每一症。先列仲景全文。次列后贤续论。次列管窥总释兹刻欲其简便。不 能尽遵全文。有复字。及不紧要字。稍稍节去。然其要旨。固已摭拾无剩矣。 一仲景伤寒论例。凡曰太阳病者。皆谓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也。凡曰阳明病者。皆谓胃 家实也 。皆谓脉微细但欲寐也。凡曰厥阴病者。皆谓气上冲心痛吐蛔也。如少阴病。反发热脉沉。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者。谓脉沉细。但欲寐。而又反发热者。用是方也。后人不解其意。不察 少阴病。所括脉微细。但欲寐之症。第见发热脉沉。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大失仲景之旨。 姑举一以例其余。 一后贤以慎重太过。凡仲景重剂辄以轻剂代之。如以冲和汤代麻黄汤之类。不可枚举。 而仲景之微奥隐矣。殊不知有是病。则服是药。如钥之配锁。不可移易者也。其祸人者。皆药不对 症耳。彼易以轻剂者。是欲以柔士任强弓。安望其中的哉。兹刻悉遵古法。第详别脉症。自 无妄投之失矣。 一仲景伤寒论暨金匮要略。诚为千古医宗。但文辞简古。义味深玄。非熟读深思。未易 明了。不揣肤俚。将以注疏。畅其言外之旨。开其晦蚀之光。客嗣布之。以就正有道。 目录卷上 篇名伤寒总论 属性:冬令严寒。万类闭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犯其邪。名曰伤寒。夫四时之气。皆 能为 肤。至春而发。名为温病。至夏而发。名为热病。独不言至秋为凉病者。何也。寒水之气。 与火为仇。遇仇不发。已为火胜。而长夏湿土。又制水邪。况逢金令。金得寒而愈坚。故秋 月无伤寒也。秋病之似伤寒者。皆夏月纳凉之邪。或时行不正之气。或秋令凉气之邪耳。仲 景方法。为冬月即病之正伤寒设也。后世混将冬月伤寒之方。通治春夏温热之病。遗祸至今 。未有能改。陶节庵以麻黄桂枝。难以轻投。竟以冲和代之。施于时疫之病。犹或可也。用 于伤寒之症。不亦悖乎。深嗟今之治伤寒者。在一二日。不问属虚属实。便汗之。在三四日 。不问在经在腑。便和之。在五六日。不问在表在里。便下之。投剂一瘥。幽泉沉冤矣。人 之表里虚实不同。邪之传变异气各别。奈何拘于日数不审形证耶。且寒邪伤人。原无定体。 或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而愈者。或不罢而留滞一经者。或间经而传者。或 但传二三经而止者。或始终只在一经者。或越经而传者。或阳经一齐合病者。或阳经后先并 病者。或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阴症者。或直中阴经而为真寒者。或伤生冷而 为内伤寒者。必审脉验症。辨名定经。确然无疑。然后投剂。日数虽多。但见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