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威体育精装版慢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总结.ppt
慢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总结 单兆伟 江苏省中医院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涉及: 遗传因素、情志因素、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感染因素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中医 该病属于中医“泄泻-久泄”范畴 单教授数十年来悉心研究脾胃病理论,师古而不尼古,不断创新,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诊疗诸多顽疾,用药特色尤着,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单老对“泄泻”的治疗亦有其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病机 1.脾虚湿盛为本,兼夹湿热瘀血是其主要病机。 (1)脾虚湿盛为其病理基础 张景岳曾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水走肠间而为泄泻。 慢性结肠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脾虚,运化失健,而致水湿内生。湿邪困遏中土,则复伤于脾,脾胃日益虚弱,湿滞不化,迁延难愈。故笔者认为脾虚湿盛是慢性结肠炎的病理基础。 (2)以脾为主,恙及肝肾 肝可条畅气机,脾的运化、升清有赖肝之疏泄,故有“土得木而达”之说。若情志忧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横逆犯脾,则可使脾运失建,导致泄泻。 《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失健运致水湿停聚,下注大肠而致泄泻。 部分患者可在脾虚基础上出现肝木乘脾、脾病及肾的病理变化,久则病机错杂,脾肝肾三脏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三脏同病。 (3)兼夹湿热、瘀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泻。”湿邪是致泻的主要病理因素。 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水湿内生,湿邪久蕴肠腑,郁而化热,热伤血络,则便血。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常表现大便带有粘液、脓血、口苦、舌红苔黄腻的肠腑湿热症状。 也可因脾气亏虚,推动无力,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肾阳虚不能温煦而致肠络瘀阻。部分患者兼有腹痛如刺如绞,舌黯、舌下青紫等血瘀征象。所以笔者认为湿热、血瘀是本病主要兼证。 治法用药 2.健脾清化为主,不忘调理肝气 (1)健脾清化 脾胃虚弱证是慢性结肠炎最常见的证型。其又兼有气虚、阳虚、阴虚之别。 ①脾气虚证-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脘腹胀闷,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当健脾化湿,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②脾阳不足证-大便溏泄,脘腹胀满,肠鸣辘辘,腹痛喜温,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治拟附子理中汤加减 ③脾阴不足证-大便时干时溏,形瘦神疲,口干欲饮,舌淡少苔,脉细数,治当健脾养胃,可选参苓白术散或慎柔养真汤加减。 选养阴药时需避免易加重腹泻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山药、薏苡仁、白术、黄精、乌梅等。 久泄脾虚气陷,肛门下坠可宗东垣之法,升阳举陷,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的补气升提之品有荷叶、葛根、升麻、桔梗等。 (2) 调理肝脾法 肝脾失调证又分为土虚木侮证和木横克土证,前者偏于虚证,后者偏于实证。 ① 土虚木侮是在脾虚基础上,肝木乘土,临床表现为大便溏泄,腹胀腹痛,胸胁痞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弦,治疗以健脾为主,佐以疏肝,常用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佛手片、香橼皮等疏肝理气之品。 ②木横克土证,由于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木旺乘脾,脾失健运所致,《景岳全书》 云: “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此证患者平时多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时发作或加重,发时腹痛泄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常选用痛泻要方或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组方。 单教授选理气药时,多用理气而不伤阴之品,如佛手片、香橼皮、绿萼梅等,此类药物既不会温燥伤阴,又无性猛伤正之弊。 3.虚极主以温肾,适时收涩固脱 (1)温补肾阳法 肾虚泄泻多在黎明之前,此时阴寒极盛,阳气未复,每日必泻,连年累月。肾阳虚衰则命门火无以温煦脾土,水湿不化而下趋,肾虚开合失司,胃关不固,故泄久不愈。 ①黎明之时脐周疼痛,腹痛即泻,泻后则安,大便完谷不化,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当温补肾阳,用四神丸加附子、肉桂或附子理中汤加淫羊藿、仙茅。亦可用张景岳“九丹”合理中汤去荜菝,加茯苓、诃子。 ②对于高龄老人,脾肾阳虚,大便滑脱失禁,完谷不化,或便秘者,笔者常用半硫丸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