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威体育精装版品德的形成.ppt
(四)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众多因素中,社会风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社会风气好,则人们精神振奋,乐观积极,勤劳朴实,道德高尚,社会安定;反之,则会斗志涣散,悲观消极,偷盗不止,道德败坏,社会动荡。良好的社会风气将为学生品德的形成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二 品德不良的矫正 对待青少年的品德问题,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品德苗头缺乏必要的警惕性,不采取措施及时予以干预和矫正,结果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 二是过度担心青少年的行为,把青少年一般正常行为看成是品德不良的行为表现,结果导致青少年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步入品德不良的行列。 (一)品德不良的确认 1、心理测查 量表测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等 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画图测验等。 2、行为观察 3、人群访谈 (二)品德不良的矫正方法 1. 角色扮演 正面角色的扮演是请当事人扮演积极的、品德优良的人物,以使品德改良者体验到作为品德优良者的积极的心理体验。 反串角色的扮演是让学生充当生活中的另外一个它还不能充当的角色,以对该角色有较深刻地认识。 2. 认知改变 品德不良的学生,常把老师的善良愿望误认为是对他们的吹毛求疵,把学校的教育看成是对他的“镇压”,把学校和老师对他们施行的教育看成是“整”他们。如果他们的这种认知偏差没有得到改变的话,那么,对他们进行品德矫正就很难收到成效。因此,要消除这种不正常的认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立情绪,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关心他们,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对他们的爱,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和学校是爱护他们的,从而对老师产生信赖的情感,扭转师生之间不正常的关系,互相信任,这样才能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 3. 组织活动 通过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可以使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从自己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中去感受品德的积极情感,从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方式,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的人。 4.自我暗示 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在长期的负面评价下,他们往往会对自己自暴自弃。因此,对他们品德的矫正需要建立起他们对自己的积极暗示,即“我是一个大家都欢迎,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应该表现出积极的自我”。为此,教育者应该千方百计的给他们信心,打破其恶性循环的链条。 5. 群体干预 主要是利用人的从众心理来矫正品德不良的行为。在一个群体中如果绝大多数人的行为一致,这时,群体中极少数行为与大家不一致的人就会感受到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会力图保持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 例如,在班级中开展讲文明的活动,班级的多数同学都以礼貌的行为与同学相处,则少数不文明的学生会感受到压力,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总之,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实际上就是把社会关于道德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使他们逐步克服不良思想,不良情感和不良习惯的过程。教育结果向什么方面转化,转化速度的快慢,是由正反两方面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创设各种良好的条件,增加正确方面的因素和力量,削弱不良方面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自觉的思想斗争,向正确方面转化。 第六章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概述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条件与教育 第一节 品德概述 一、 品德的涵义及构成 (一)什么是品德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或准则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二)品德的构成成分1.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 2 道德情感: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情感体验(1)内容: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集体感(2)形式:直觉的道德感 想象的道德感 伦理的道德感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其作用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 4.道德行为: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1)道德行为技能(2)道德行为习惯 二、 品德的形成 品德的形成对个体而言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以及道德行为交互作用、不断推进的结果。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学 到的,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亲自去尝试某一行为的结果而 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而是通过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 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进行观察和模仿实现的,又称观察学习。 儿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 ).doc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高级建筑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各省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doc VIP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5部分:风电场.pdf VIP
- 2024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pdf
-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pdf VIP
- 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docx VIP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