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 -- 流行与防治 第一部分 艾滋病简介 艾滋病 ? 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首例报告:美国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 男性同性恋 1981年 艾滋病病毒病毒颗粒的结构模型 艾滋病病毒特性 艾滋病发病机理 艾滋病病程分期 临床分期 I期:急感期,症状无特异性,可检出HIV及P24抗原,抗体阴性,有传染性,2-4周 II期:无症状感染期,无明显症状,能检出HIV及HIV抗体,具传染性,2-10年 III期:艾滋病前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PGL),1年 IV期:艾滋病(艾滋病期),体质性疾病,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继发的感染和肿瘤,半年-2年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急性感染期 无特异性症状,部分感染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可自行消失 无症状感染期 免疫功能维持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艾滋病前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出现部分临床症状,但未达到艾滋病诊断标准 艾滋病期 体重减轻、持续发热、持续腹泻、消瘦、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和白斑、神经系统病变、结核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 感染艾滋病病毒 未出现临床症状 或出现临床症状,但未达到国家规定的AIDS病例诊断标准者 包括HIV急感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前期的患者 艾滋病病人(AIDS) 感染艾滋病病毒 出现临床症状,并达到规定的AIDS病例诊断标准 窗口期和潜伏期 艾滋病的传染源 艾滋病病人 HIV携带者(更为重要) 传染物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 乳汁 唾液、眼泪(病毒量少)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全国累计报告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类(1985-2003年) 云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类(1989-2003年) HIV传播危险性 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 一般接触不传播: 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 不经公共设施传播: 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 高危人群 桥梁人群 普通人群 高危人群 注射吸毒者、暗娼、嫖客、性病病人、同性恋者、长途汽车司机、有偿供血者 上述人群的配偶或性接触者 桥梁人群 暗娼 普通人群 一般人群 艾滋病的传播模式(亚洲) 艾滋病的传播模式(中国) 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有3940万人,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全球每天的新增艾滋病患者达到5700人,也就相当于每16秒会新增一名艾滋病感染者。我国自1985年首例艾滋病报道以来,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现患者人数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据推测,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已达到1000万之众。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平均1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自报道以来已历时29年。在人类历史上这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却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顾近30年来,HIV在人类的流行史、人类对其的斗争史、研究史,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艾滋病的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经济损失之大,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 全球HIV/AIDS流行态势 (2004年12月) 全球估计存活 HIV / AIDS 3940万(3590-4430) (其中15岁 220万 ) 2004年 HIV 新感染者 490万 每天平均 HIV 新感染者 14000人 2004年 AIDS 死亡数 310万 (15岁 51万) 每天平均 AIDS 死亡数 8000人 AIDS对非洲三国死亡率的影响 (/千) 艾滋病流行已成为全球第四位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当前关注的十大公共卫生问题 一、HIV/AIDS流行 二、新发现和再回升的传染病:结核;霍乱、鼠疫(腺);登革热;白喉;O157:H7型大肠杆菌和隐孢子虫病引起的食源性和水源性腹泻。 三、结核病 四、全球有望消灭的疾病:小儿麻痹症;麻风病; 五、吸烟造成的危害; 六、全球儿童与青少年的卫生保健 七、环境与健康 八、人口老龄化和肿瘤、心血管病的防治 九、生殖卫生与健康 十、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艾滋病病毒/AIDS流行情况(1985-2003.12) 全国累积报告HIV感染者性别分布 (1985-2003年) 全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年龄分布 (1985-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