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段法快速发酵露的研究.pdf
两段法快速发酵鱼露的研究
摘 要
鱼露作为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有广阔的市场。但其发酵周期
过长,而快速发酵造成的风味问题又难以解决。本文以蓝圆鰺为原料采用两段法发酵
工艺,即:通过添加鱼酱油曲促进原料鱼前期快速水解发酵,后期采用添加乳酸菌及
酵母菌的方式促进其风味物质的形成,以期在快速发酵的基础上,通过微生物的添加
对鱼露的风味有所改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以发酵周期为两年的传统鱼露发酵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中后期不同阶段(12、
15、18、21 和24 个月)发酵液中的乳酸菌进行筛选。共分离获得28 种乳酸菌,其
中至少有 5 种优势乳酸菌贯穿整个发酵的中后期,经过初步鉴定 R1 为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R2 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delbrueckii subsp.lactis )、R4
为短乳杆菌(L.brevis )、R5 为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lactis subsp.lactis ),R3 未能鉴别
出种属。同时获得一株产酯酵母S ,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球形球拟酵母。
1
2.以低值鱼(蓝圆鲹)代替传统固体制曲中的豆粕来作为氮源,麸皮为碳源,利
用米曲霉沪酿3.042 单菌种制备鱼酱油曲,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鱼麸比8:2、菌种
添加量为 0.9%、培养时间36h、培养温度35℃。此条件下酶活力为 1130.85U/mL,
并初步利用该曲液对蓝圆鰺进行发酵,确定发酵条件为:盐度 10%、料水比 1:1.5、
曲液添加量 20% ,在此条件下恒温发酵 14d 后发酵液中氨基态含量达到
0.689g/100mL 。已超过国家二级鱼露标准。同时,鱼露呈红褐色、具轻微香味,无异
臭味。
3.采用两段法快速发酵鱼露并研究了快速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前期外加曲
液发酵:曲液添加量为10%,盐度为15%,料水比为1:1.5,温度为37℃,发酵时间
为14d 。后期微生物发酵过程:①有机酸发酵阶段:R :R =2:1 ,乳酸菌添加量为6%,
5 3
发酵时间为6d,发酵温度为37℃。②产醇、产脂增香阶段:球形球拟酵母添加量为
10%,发酵时间为4d ,发酵温度为32℃。
4.在后期调配的过程中,选取海藻糖作为脱腥剂,脱腥的条件为:添加量1.5%,
温度为50℃,作用时间为60min 。选取焦糖色素对发酵液颜色进行兑调,确定焦糖色
素的添加量为1.5%,此时发酵液的色率为1052,红色指数为7.5 。通过后期调配后所
制得的鱼露制品,各项指标均接近成熟鱼露的标准。同时初步探讨了不同微生物对鱼
露风味形成的影响。即在发酵的初期添加适量的鱼酱油曲,能够在加快水解鱼蛋白的
基础上,快速形成2- 甲基丁酸、乙醇等一些挥发性酸类及醇类物质,乳酸菌不仅对挥
发性酸类物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贡献,同时能有效调节发酵液中 pH 、总酸、还原糖
I
含量的变化,促进醛酮类及脂类物质的形成,产脂酵母能够有效改善鱼露的风味,对
醛酮类、脂类等成熟鱼露最主要的风味物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贡献,同时能有效促进
鱼露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形成。
关键词:鱼露,快速发酵,微生物,风味
II
Study on the two-stage accelerating fermentation of
fish sauce
Abstract
As a traditional condiment, fish sauce has a broad market in our country and southeast
Asia. However, the overlong fermentation period and the flavor problem caused by rap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唑酮的水环境学行为研究.pdf
- 三岔子林业局生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pdf
- 三峡库区一级支水质变化预测及对策研究.pdf
- 三峡库区低流速段流速对藻类生长的影响.pdf
- 三峡库区坡地梨旱稻复合系统生态经济分析.pdf
- 三峡库区坡耕地龄果园几种间作模式的效应研究.pdf
- 三峡库区小流域素形态及氮素流失风险研究.pdf
- 三峡库区消落区积物中磷和有机质分布及其相互影响.pdf
- 三峡库区玉米地资源.pdf
- 三峡水库135蓄水后大宁河回水段水体富营养化研究.pdf
- (高清版)DB52∕T 689-2010 烤烟专业队伍建设作业规范 专业烘烤队伍.pdf
- (高清版)DB52∕T 692-2010 贵州省温泉旅游设施与服务.pdf
- (高清版)DB52∕T 713-2015 地理标志产品 雷山银球茶.pdf
- (高清版)DB52∕T 679-2010 贵州省标准化烟叶站(点)建设规范.pdf
- (高清版)DB52∕T 687-2010 烤烟专业队伍建设作业规范 专业植保队伍.pdf
- (高清版)DB52∕T 685-2010 烤烟专业队伍建设作业规范 专业育苗队伍.pdf
- (高清版)DB52∕T 705-2011 人工马尾松地径材积表.pdf
- (高清版)DB52∕T 722-2011 白栎次生薪炭林经营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52∕T 743-2012 金属冶炼行业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pdf
- (高清版)DB2201∕T 8-2021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