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临床检验标准解读——促进检验机构互认推动检验医学发展.pdf
第4卷 第0l期
促进检验机构互认 推动检验医学发展
我们去医院体检也好,就诊也好,都会被医生告知去做各项检查,比如验血、验尿等等。医生凭检验单上 》
所显示的各项数据指标来判1t,f其健康情况,并做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 l
而在平时,我们最为重视的是出诊看病的医生。殊不知,如果不是检验科医生的认真分析、化验,得出检 《
验报告,就无从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又或者,检验结果出错,完全就可能导致漏诊和误诊的出现。 i
这些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即为临床检验医学。 }
8
d
一 。 一 一 … 一 … g … 。 | | | |
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 致性。
或脱落物等标本 ,通过 目视观察 、物理 、化学 、仪器或 近年来 ,随着标准事业 的不断发展 ,临床检验标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并强调对检验全过程 (分析前、 准制定工作也取得 了骄人的成绩 ,无论是标准发布的
分析中、分析后 )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 数量 ,还是其所覆盖 的范 围都有了很大 的突破 。近期
量;从而为临床、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临床 卫生部又正式发布了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 目参考区间
检验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 、交叉融合 的综合性应用学 的制定》等9项标准 ,我国临床检验逐步走上了标准
科 ,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 化 、规范化 的轨道 。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 了第七届
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统 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临
计学和多门临床医学等学科。 床检验中心主任陈文祥 ,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临床检
在检验医学中,准确一致的检测结果是所有检测活 验卫生标准工作 。
动的核心,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评价
历史发展
有重要价值 。标准化工作是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
有效性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基础 ,具有重要 的意义和价 我国早在50年代就已经注意到 了临床检验标准化工
值 ,正确地进行标准化工作 ,例如建立有权威的参考方 作 的重要性 ,一些检验专家试图通过统一方法来求得
法和参考实验室,开发和制备国家级标准物质、进行 检验结果的一致 。当时上海医化所就出版过 《临床生化
现代化的管理等,都将有效的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一 操作规程》,对当时检验方法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促进
CHTNA HEA 【H STANDARD
MANAGEMENT 9
中国卫生标准
管理CHSM 刚
作用 。 标准。
自从8O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特 2012年 12月,卫生部又先后发布 了9项临床
别是1982年卫生部成立 了卫生部临床检验 中心 检验标准 ,包括: 《临床实验室检验项 目参考
后 ,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984年中国检验 区间的制定》 (ws/T402—2012)、 《临床生物
界召开了临床生化标准化会议,会后以卫生部临床 化学检验常规项 目分析质量指标》 (WS/T403—
检验中心名义发布了血糖 、总胆红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锈钢支撑梁局部腐蚀原因分析.pdf
- 不锈钢金属网支撑的X型沸石膜的制备与表征.pdf
- 与产品设计相融合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技术应用研究.pdf
- 与烟草曲茎病毒相伴随的DNAβ的βC1基因原核表达及蛋白的单抗制备.pdf
- 专业 权威 创新 实用 “中华纸业浆纸技术论坛”发展回顾:药液回用的桉木化机浆节水漂白性能研究.pdf
- 专业化感知、专业声誉与组织信任关系实证研究——针对专业服务业的调查.pdf
- 专利参考价值评价体系及其在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应用.pdf
- 专利政策融入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机理.pdf
- 专家辅助人制度基本问题研究——以《刑事诉讼法》第192条规定为切入点.pdf
- 专注城市社区研究:从体制改革到治理现代化的跨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伟东教授访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