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__轧辊调整装置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轧钢机械设备 图4-14为八缸式液压平衡装置结构简图,四个直径较大的油缸平衡支承辊,其余四个直径较小的平衡工作辊。在有些轧机上这四个缸还起工作辊弯曲缸的作用,即用来调整辊型,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是可以调整的。 八缸式平衡装置比较紧凑,但这种平衡装置的缸数较多,而且每一套下支撑辊轴承座的备件都要有平衡缸,使加工轴承座较为复杂,换支承辊时增加了拆油管的手续。此外,在换支承辊和工作辊时,为了将成套轧辊组件提起,还必须在机座下部另设提升缸。 三、上轧辊平衡力的确定 通常,作用于上轧辊组件上的平衡力取为被平衡零件重量的1.2~1.4倍(过平衡系数K=1.2~1.4)。 采用液压平衡时,油缸的工作压力可按下式确定: (4-1) 式中 G——被平衡零件的重量(kg); n——液压缸数目; d——液压缸柱塞直径(cm)。 对于可逆四辊轧机上轧辊平衡力的确定,要考虑在轧辊中无轧件情况下启动、制动和反转时防止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发生打滑。在这种情况下,上工作辊的平衡力还应根据工作辊和支承辊接触表面不打滑的条件来确定。即轧机空载加、减速时,主动辊作用于被动辊表面的摩擦力矩应大于被动辊的动力矩。下面按两种情况来分析。 1、工作辊主动、支承辊被动的情况 若不考虑支承辊轴承中的摩擦时,两辊间不打滑条件是(图4-15a) (4-2) 由此得 (4-2a) 式中 Q——上工作辊压向支承辊的力(kg); D1,D2——工作辊和支承辊的直径(m); (GD 2) 2——支承辊的飞轮力矩(kg﹒m2); ——工作辊和支承辊表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工作辊的角加速度(r/min/s)。 2、支承辊主动,工作辊被动的情况 上工作辊的过平衡力Q应满足下式(图4-15b): (4-3) (4-3a) 式中 ——工作辊的飞轮力矩(kg﹒m2)。 第三节 压下螺丝与螺母 一、压下螺丝 压下螺丝的结构一般分头部、本体和尾部三部分(图4-16)。头部与上辊轴承座接触,承受来自辊颈的压力和上辊平衡装置的过平衡力,为了防止端部在旋转时磨损并使上轧辊轴承具有自动调位性能,压下螺丝的端部一般都做成球面形状,并与球面铜垫接触形成止推轴承。压下螺丝止推端的球面有凸形和凹形两种,老式的多为凸形,这种结构形式在使用时使凹形球面铜垫承受拉应力,改进后的压下螺丝头部做成凹形,这时凸形球面铜垫处于压应力状态,有利于提高强度,见图4-17。 在带钢轧机上,为减小传动时摩擦损耗及减小压下电机功率,目前,大多数用滚动止推轴承代替滑动的止推铜垫(图4-18)。 压下螺丝的尾部是传动端,承受驱动力矩,一般尾部的形状有方形、花键形和圆柱形三种(图4-19)。当轧辊快速移动时(例如在初轧机上),通常将它作成镶可换青铜滑板(图4-19a)或补焊青铜的方尾。当速度不快而负荷很重时,例如在四辊板带轧机上,通常将它作成花键形(图4-19b)。在轻负荷的调整机构中,包括手动的在内,压下螺丝的尾部作成带键的圆柱形(图4-19c)。 压下螺丝的本体带有锯齿形或梯形螺纹,前者传动效率较高,主要用于初轧机等快速压下装置上;后者强度较大,主要用于轧制符合较大的轧机(如冷轧带钢轧机)。压下螺丝多数是单线螺纹,只有在初轧机等快速压下装置中有时采用双线或多线螺纹。 压下螺丝的基本参数是螺纹部分的外径d0和螺距t,可按照我国一机部部颁标准选取。 压下螺丝的直径按作用在辊颈上最大可能的压力决定,因其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很小。故不考虑压下螺丝的纵向弯曲,压下螺丝最小断面的直径d1由下列条件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