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矿主采区250万吨╱年生产组织方案.doc

大红山矿主采区250万吨╱年生产组织方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红山矿主采区250万吨╱年生产组织方案

大红山矿主采区250万吨/年生产组织方案 一、前言 大红山办矿模式早已确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具体对外承包方案,设计承包方案的原则应符合业主要求,安全、高效且有效地按计划实现400万吨/年目标。采矿承包的内容,;(层)组成,位于曼岗河南岸,分布于A25~A43′线,南以F1断层为界,北至F2断层。受大红山向斜的控制,矿体呈一轴向近乎东西向延伸的断块向斜产出,总体东高西低、中部厚边部薄、南北翘起、似船型,矿体东西长1969 m,南北宽440m~640m,面积1.02 km2,埋深362.48m~988.31m,标高为25.72m—945.00m。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倾伏方向南西(倾伏角A40’以西5°~21°,A41~A41’线间41°~68°,A41’线以东为20°左右)。向斜轴部产状平缓,南翼倾角40°,北翼倾角15°左右,南北两翼平均18°。矿体厚度2.62m~221.61m,平均72.58m。表内铁矿石储量为24510.76万t,品位43.52%。为400万t/a开采的主要对象。 Ⅱ1矿体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假象赤铁矿(磁赤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有钠长石、石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上磁下赤、东磁西赤、富磁贫赤的展布特征。 Ⅱ1矿组顶板为变钠质熔岩、绢云片岩,底板多与辉长辉绿岩体接触。 从 Ⅱ1矿组的赋存特点看,矿体上小下大,上部生产能力小,中、下部生产能力大,按标高和勘探线可以分为4个区段,分别为:720m标高以上称为头部区段, 500m~720m标高称为中部区段, 400m~500m标高称为下部区段,400m以下为深部区段。 三、大红山矿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 1、开拓系统 采用胶带斜井、720平坑盲竖井开拓方案。 从西部采矿工业场地肥味河以南720m标高开掘胶带斜井,倾角14(,底部标高340m,斜长1672m,采用B=1200mm的胶带输送机运输400m至725m标高之间的矿石。 380m水平用20t电机车牵引8m3底侧卸式矿车运输矿石至矿石溜井,矿石经坑下破碎后由胶带运输机运至地表中间矿仓。 在采矿工业场地710m标高下掘辅助斜坡道和阶段斜坡道通至各分段及破碎硐室。 为解决废石及人员材料的提升运输,在工业场地720m平台南侧开掘720平硐,并在A36线附近下掘盲竖井至400m水平。盲竖井内设单罐平衡锤提升装置并和720m至400m之间的各阶段相通。 由于经斜坡道、720平硐、胶带斜井进入井下的新风风量尚不能满足要求,在矿体南翼735m标高下掘进风斜井至400m标高,倾角25(,作为其余新风进入井下的通道。 总回风斜井设在矿体北翼,平行布置两条,一条至500m标高,一条至400m标高。 2、采矿方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因采矿效率高、生产能力大、安全可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型无轨设备的使用而得以选用;另外,该采矿方法对于矿体产状变化大、剔除夹石的适应性强。 主采区矿块布置及尺寸,沿东西向平行于横向勘探线剖面方向每100m划分为一个条带,沿条带每100~140m划分为一个矿块,阶段高度100m,矿块在每个分段上布置6条出矿进路(特殊情况下布置5条或7条进路),出矿进路间距20m(个别区段也采用分段高度20m、进路间距15m的参数),每两个矿块布置一条矿石溜井,每4~5个矿块布置一条废石溜井。 采区各分段与开拓系统的联系通过电梯井、斜坡道、720m平硐盲井等(人员、材料的主要通道)。 矿石与废石分别通过矿石与废石溜井下放到380m主运输水平再分别由胶带斜井和720m平硐运出。 根据以上开拓系统方案、矿段划分及采矿方法,其开拓系统如下图示: 四、采矿工艺 1、覆盖岩层形成 按有关设计,主采区投产初期强制落顶为480m分段。落顶分段的落顶范围为下一采矿分段基建矿块的范围,落顶工程由落顶联络平巷和沿落顶联络平巷每隔40m左右布置一条的落顶凿岩进路组成。各强制落顶分段一次放顶高度为30m以上。选用Simba H1354采矿台车,在落顶凿岩进路内钻凿上向垂直扇形深孔,向先行开凿的切割槽崩落岩石形成覆盖岩层。炮孔排距2.8~3.2m,孔底距3.5m~4.0m。每两排炮孔为一崩落步距。落顶层的爆破适当超前采矿分段(1~2个步距),可避免落顶层用机械设备松动出碴,造成覆盖层损失,覆盖层的松动由下分段出矿来完成。 落顶分段的巷道具体布置如下图示: 2、落顶和采矿分段切割槽的形成 落顶层和采矿分段的切割槽形成方式相同,主采区各分段的切割平巷是沿南北向设于矿体中部,并且每个分段只做一次切割工作就可完成整个分段的开采。拉槽前在切割平巷内开掘切割天井;在切割平巷内钻凿上向平行炮孔,炮孔完成后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进行爆破,适当出矿后形成切割槽。 凿岩选用Simba H1354采矿台车(配Cop1838型高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