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秋高等数学基础第四讲.ppt.ppt
考试4分题 二、函数的极值 牛顿的瞬时速度 二、函数的极值 三、函数的最值 求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最值的一般步骤: 1.求驻点和不可导点. 2.求驻点、不可导点以及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比较大小,即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四、应用题(16分考题) (本题为作业三 三.计算题的(3)小题类似) 作业三P12三、计算题 小结 导数的应用主要考 1.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驻点4分 2. 应用题(16分) 解题关键是找出所要求最值的函数表达式 将数学引入经济学的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 保罗·萨缪尔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他于16岁时进入芝加哥大学,之后在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5岁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32岁时成为正教授,并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 2009年12月13日逝世。美国经济研究局主席在悼词中说道: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如果经济学没有萨缪尔森,人们就会象在牛顿出现之前处理力学问题那样,茫然无措,艰辛无比。 回顾萨缪尔森的一生,可谓一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经济第一次亲密接触是1931年,世纪经济处于大萧条之中;最后一次与经济学会面是2009年,遭遇2008年经济危机的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现,“生于危机,故于危机”,为经济而生的萨缪尔森真正做到了善始善终。 1932年,保罗·萨缪尔森考入芝加哥大学,专修经济学。此时的经济学发展,就如萨缪尔森在1985年2月的一次演讲时所说:“1932年我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时,经济学还只是文字的经济学。”萨缪尔森毕业后在哈佛大学继续攻读学业,在26岁那年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操作的重要性》获哈佛大学威尔斯奖,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分析基础》为萨缪尔森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评奖委员会说:“在提升经济学家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上,他(萨缪尔森)的贡献要超过当代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他事实上以简单语言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相当部分。” 1947年在其《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提出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同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48年出版《经济学》,它是美国第二本以凯恩斯学派为主的经济学教科书,也是第一本成功推广凯恩斯学派的教科书。它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现今是19版,曾译成40种语言,全球卖出接近四百万本。他使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系成为全美国的经济学重镇。 建言中国 萨缪尔森于2008年11月撰文并在他去世后、在《中欧商业评论》发表,该文被一些评论者成为他的“中国遗嘱”。文章称,到2050年,十几亿中国人将会创造全球最高的年度总计实际国民生产净值。他建议:中国将来应该以奉行“适度中间路线”的经济体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他指出,纯粹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自我监管。它始终会造成不平等性的加剧和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稳定性。中间路线要求对市场和企业进行民主监管。虽然理性监管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它是一个优于其它的目标。并且,他向美国读者指出,中国未来的成功可能会受到美国爱国人士的欢迎。经济绝对不是零和博弈。瑞士财富的增多未必会以美国财富的减少为代价。 对数学的认识 1.数学来源于人类实践,但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以后,又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2.推动数学的发展的动力,有实践及其它学科的需要和工程技术的需要,这种来自数学外部的动力; 还有来自数学内部的巨大动力,特别是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数学内部提出了大量重要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吸引了数学家的兴趣,他们通过对数学内部提出的问题的研究,发展和完善数学理论。 这样产生的数学理论,往往离现实需要和实际应用相当遥远;有的几十年,有的几百年,有的几千年才发现它们的应用。 3.理论数学不仅“有用”,而且理论数学之“有用”,往往是重大的“有用”;数学理论可能联系的“实际”,有时会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甚至常常是数学理论出现时尚未出现的“实际”。而理论数学的这种“应用”,多次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4.数学科学是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公共基础,数学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数学不仅是科学,也直接走到前台,成为技术,在第一线发挥重要作用,“高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的观点也普遍被人们接受。 5.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 高等数学基础第四讲 马黎 2014.11.22 复习导数计算 新授 1. 高阶导数和微分计算; 2.导数应用。 引例 如果割线MN绕点M旋转而趋向极限位置MT,直线MT就称为曲线C在点M处的切线. y = f (x)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