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19-1992 汽车用分电器技术条件.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QC/T 19-1992 汽车用分电器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19一92          汽车用分电器技术条件     ???? 代替JB 2742一8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汽油发动机蓄电池点火系统中的触点式分电器。 2 引用标准   ZB T35 001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36 002 点火系统的测试方法   ZB T37 006 汽车用高压塑料件技术条件   QC/T 26 汽车用分电器安装尺寸   JB 3254 汽车断电器用电容器技术条件   JB 3679汽车分电器用断电器技术条件   JB 1546 汽车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程序及抽样表 3 技术要求 3.1 分电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3.2 分电器的型号应符合JB 1546的规定。 3.3 分电器安装尺寸应符合QC/T 26的规定。 3.4 分电器盖与分火头应符合ZB T37 006的规定。 3.5 分电器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一40~+75℃。 3.6 分电器应能承受表1,表2条件的振动试验: 3.7 分电器的外表面上不得有磕碰伤痕。外壳油漆层应均匀、无气泡、空白堆 积和流溢现象,与被覆盖的表面结合牢固,经规定的试验后无皱缩和起层现象。 3.8 分电器与分火头应牢固地装在相应位置上,且能方便地拆装。 3.9 分电器与相应的点火线圈共同工作,在点火线圈产生最高电压的转速、分 电器旁电极输出开路的情况下应能工作5min。 3.10 分电器与相应的点火线圈共同工作,分电器轴按规定的最高转速旋转时, 应保证在间隙为7mm的三针放电器上连续发火而无断电现象。 3.11 分电器发火间隔角度应均匀,以任一缸为基准,其余各缸发火角度的偏 差应不大于±1.5°。 3.12 分电器离心提前机构的工作特性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13 分电器真空提前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 真空提前机构的工作特性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13.2 当真空提前机构的真空度为34kpa(250mmHg)时,因漏气产生的真空 度的降低量在1min内不得超过2kPa(15mmHg)。 3.14 分电器应能承受历时2min的超速试验。试验后仍能正常工作,零部件无 损伤。分电器超速试验的转速值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15 分电器凸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15.1 凸轮的工作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4μm,表面不得有裂纹、黑皮及 其它使断电臂顶块加速磨损的缺陷。 3.15.2 凸轮工作表面的硬度为HRC 56~62。 3.16 分电器凸轮与外壳的径向游隙应不大于0.1mm,轴与外壳的轴向游隙应不 大于0.25mm。 3.17 分电器用断电器应符合JB 3679的规定。 3.18 分电器用电容器应符合JB 3254的规定。 3.19 在符合使用和贮存要求的条件下,分电器在台架上或实际装车,能经受 耐久性试验1000h。 3.20 本标准未规定者,应符合ZB T35 001中的有关规定。 4 试验方法 4.2 发火间隔角度试验   将分电器装在专用试验台上(图1),当分电器轴转速为50~100r/min时,在 试验台角度盘上检查各缸的发火角度,以任一缸为基准时,其余各缸发火角度的 偏差不大于±1.5°。用数字式仪器测试或用肉眼观察,火花的晃动量应不大于1°。 试验台角度盘的直径不得小于240mm。 4.3 离心提前机构性能试验   分电器在经过1000r/min历时2min和2000r/min历时2min的试运转之后,其离 心提前角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用数字式转速表测量时,数值偏差不得超 过±20转。 4.4 真空提前机构性能试验 4.4.1 将分电器装在专用试验台上,分电器轴的转速为1000r/min,使真空度 均匀升高,然后均匀下降,按规定检查真空提前角。真空表的精度不得低于1.5级 ;用数字式转速表测量时,数值偏差不得超过±20转。 4.4.2 在同一试验台上,按3.13.2的规定检查真空提前装置。 4.5 分电器凸轮检验 4.5.1 按3.15条的规定,用轮廓仪检查凸轮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用肉眼观察 凸轮工作表面缺陷;用洛氏硬度计检查凸轮工作表面的硬度。 4.5.2 按3.16条的规定,将20N(2kgf)的力压于凸轮的工作表面,用百分表 测量凸轮与外壳的径向游隙;从凸轮上端将轴与外壳压紧,在外壳尾部用厚薄规 测量轴与外壳的轴向游隙。 4.6 分电器断电器检验 4.6.1 检验断电臂的弹簧张力时,如图2所示,用0~10N的测力计成水平方向 沿触点的轴向加力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