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ppt

三、实验原理 2、化学热处理的目的 获得单一材料难以获得的性能或进一步提高制件的使用性能。 1)碳钢渗C或C、N共渗→(淬火)获得表面高硬度、耐磨性,心部保持良好的塑韧性。 2)渗氮(软N化或离子渗N)→表面耐磨、抗腐蚀。 3)渗Al→提高工件表面抗氧化、耐磨性能力。 3、化学热处理的分类 以渗入元素命名:渗金属,渗非金属。 基本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分解阶段:渗剂中的化学反应分解出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 吸收阶段:活性原子被金属表面吸收; 扩散阶段:渗入原子在金属基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后从工件表面向内部扩散; 6、几种化学热处理工艺的比较 7、化学热处理的应用 钢的渗碳 一、渗碳的概述 (1)概念: 将钢件在碳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一种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 (2)目的: 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 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 心部保持良好的塑性与韧性。 (3)分类: 按渗碳介质状态不同,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以气体渗碳应用最广泛。 (4)渗碳的材料 含碳量为0.1-0.3%的低碳钢或合金钢。 问题:在什么状态下渗碳? A还是F? 基本思路: 在Fe—C相图中,α- Fe中碳的最大溶解0.0218%,而γ- Fe中碳的最大溶解度达到2.11%,所以在高温下,A状态下渗碳,可以获得高的表面含碳量。 渗后低温淬火,以期获得最高强度和最大表面硬度。 二、渗碳方法: (一)气体渗碳 (1)概念:把工件放在一定温度的富碳气体介质中,加热和保温进行渗碳的工艺。 (2)特点:操作简便,周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劳动条件好。 (3)常用渗碳设备: (4) 常用的渗碳剂 大型井式渗碳炉 钢的气体渗碳 (二)、 固体渗碳法 (1)固体渗碳过程主要由下列步骤组成: ①在灼热的固体碳表面上,CO2与碳反应生成CO; ②在金属工件表面,CO分解析出活性碳原子; ③活性碳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并向内部扩散。 (2)固体渗碳的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专门的渗碳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大小零件都能用。 缺点:渗速慢,渗碳时间长,渗层不易控制,不能直接淬火,劳动条件差,效率低。 (3)固体渗碳剂: 固体渗碳剂主要由供碳剂、催化剂组成。供碳剂一般为木炭、焦炭;催化剂一般是碳酸盐。 (4)固体渗碳工艺: 把工件埋入渗碳箱中,四周填满固体渗碳剂,并用盖和耐火泥将箱密封,然后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渗碳温度(900~930°C),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即得所需样品。 (5)常用的设备: 固体渗碳箱,箱式电炉、反射式燃煤炉 (三)、 液体渗碳法 (1)概念:在熔融状态的盐溶渗碳剂中进行渗碳的工艺。 (2)液体渗碳工艺: 液体渗碳温度及盐浴活性是决定渗碳速度和表面碳含量的主要因素。 对于渗层薄及变形要求严格的工件,可采用较低的渗碳温度(850~900°C); 对于要求渗层厚者,渗碳温度要高一些(910~950°C)。 温度一定条件下,渗碳保温时间由渗层深度决定。 (3)常用的设备:内热式或外热式盐炉 三、一般渗碳件的工艺路线 锻造→正火→切削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 四、渗碳后热处理的目的 钢铁经过渗碳处理后,表面碳含量虽然很高,但其硬度不高,只有经过热处理后,使其转变成马氏体,才能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a. 提高工件表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 b. 提高心部的强度和韧性; c. 细化晶粒; d. 消除网状碳化物和减少残留奥氏体; e. 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 渗碳层的组织 渗碳后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的显微组织 六、渗碳后的钢的机械性能 硬度和耐磨性 渗碳并淬火后可显著提高钢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钢件经过渗碳后,其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都降低,并且表面碳含量越高、渗层越深,这两种性能降低越厉害。 疲劳强度 钢件经过渗碳后,其疲劳强度显著提高: 表面碳含量越高,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越低,得到的马氏体比容比心部大,在表面层得到的残余压应力越大,它可以抵消相当部分由外加负载引起的拉应力,从而提高疲劳强度。 一定层深的高硬度渗透层,可以提高抵抗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从而提高疲劳裂纹。 七、渗碳件的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1)表层碳含量:表面含碳量应控制在0.9%左右 。 (2)残留奥氏体:与马氏体相比,残留奥氏体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较高,组织中有一定数量的残留奥氏体,能起到对外力缓冲和使应力分布均匀的作用,增加了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的阻力,提高了钢的断裂韧性;不宜超过30% (3)渗层碳化物:可显著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但粗大块状或网状碳化物的存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