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设备的态目标的光场渲染技术研究.pdf

面向移动设备的态目标的光场渲染技术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面向移动设备的态目标的光场渲染技术研究

摘要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技术也需要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和普通的 二维视频相比,三维视频增加了场景的深度信息,增强了视觉的现实感和逼真感, 可以给用户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感受。三维视频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 移动设备系统,三维视频会议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方面,而其中移动设备系统 更为人们所关注,移动设备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处理、个人娱 乐等的重要途径。因此人们迫切的希望在移动设备上享受真实感绘制,比如:显 示真实感的3DTV、虚拟现实的漫游等等。 移动设备由于采用电池供电,存储器空间有限,带宽较小,因此移动设备的 真实感绘制系统应具有低功耗和低带宽的特点。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是建立在基 于3D网格模型的绘制基础上,能否准确的构建成场景的3D网格模型将直接影响 最终绘制的效果,整个绘制过程与场景复杂度有关,带来了功耗大的问题。而基 于图像的绘制技术(IBR)由于与场景复杂度无关且真实感强等特点,在近十年来 成为真实感绘制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其数据量庞大,对于移动设备有限的存储空 间和带宽非常不利。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动态3D目 标的真实感绘制技术。 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1) 针对移动设备存储空间小和带宽有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设备 的动态3D目标的光场渲染编解码器设计。由于3D网格模型来源于图 像,降低了人工建模的复杂度。同时,由于具有场景目标的几何信息, 场景目标重构所需的图像数量可以大量减少,降低了数据量,有利于低 带宽的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数据量相比基于图像的绘 ‘制方法,存储数据量以及传输数据量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2) 结合重建的目标的3D网格模型,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目标表面 光场采样方法,详细分析了光场采样前的可见性问题以及虚拟视点的生 成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实现真实感效果,而且可以实现自由视点的绘 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采样方法准确记录了目标向空间发出的光线信 息,包括了光线的强度和光线的方向。 3) 由于采样的光场矩阵包含的数据量较大,不利于视频数据的传输,提出 了一种自适应的奇异值分解算法,自动控制光场矩阵的分解级数,解决 了人为主观因素的控制,保证重建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压缩率。光场矩 阵分解后获得目标的表面纹理和视点纹理,采用矢量量化和S3TC压缩 摘要 算法去除纹理图像之间及内部的冗余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真实 感效果的前提下,数据量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此外,S3TC算法为图形 硬件广泛支持的标准纹理压缩算法,有利于实现光场重建的硬件加速过 程。 4) 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光场渲染解码器的硬件架构设计,采用自行 设计的图形处理器,对光场解码过程进行硬件加速,实现实时绘制。同 时针对解码器中负责光场重建的核心单元——纹理映射单元,提出了一 种FPGA设计方案,对其中的纹理存储单元(Cache)进行了优化设计,采 用了基于4×4压缩纹素块的存取方式,充分地利用了像素间的相关性, 提高Cache的命中率,减少了对总线带宽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架 构可以实现动态3D目标的真实感绘制,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面向移动设 备的动态3D目标真实感绘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移动设备,三维视频,光场,真实感绘制,编解码器 II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tle ofmultimedia needto deVelopment techniques,Videote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