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林黛玉进贾府名师说课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VIP

高中语文 5.林黛玉进贾府名师说课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5.林黛玉进贾府名师说课 大纲人教版第四册

5 林黛玉进贾府 名师说课 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本文的内容要点是三个“第一次”: ①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 ②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 ③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 文章描写人物出场非常成功,历来受到高度鉴赏。然而人物出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又离不开语言、外貌等描写,对王熙凤、贾宝玉的描写尤其传神。 教法 1.背景补充法:教师简介开头一至五回的内容。 2.人物性格讨论法:分析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可引导学生分析《西江月》,归纳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3.电视欣赏法:借助影视,直观形象。 板书设计 黛玉进贾府 基础整理 1.字音认读 (1)重点字音 阜盛(fù) 敕造(chì) 螭璎(chī) 翠幄青绸(wò) 廊庑(wǔ) 惫懒(bèi) 罥烟眉(juàn) 两靥(yè) 懵懂(měnɡ) (2)多音字 2.字形辨识 3.词语积累 阜盛:繁多兴盛。 轩峻:高大而有气势。 厮混:互相在一起混日子。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忖度:推测;揣度。 顽劣:愚顽而不听劝导。 便宜:方便。 宽慰:宽解,安慰。 顾盼神飞:双目有神、脉脉含情的样子。 敛声屏气:不敢出声,不敢喘气。形容恭肃严整的氛围。 纨袴膏粱:指富家子弟。纨袴,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丽服装。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富家子弟食用的美味饭菜。 4.古今异义 (1)偏僻[ 古义:形容人的思想行为偏激、不端正。今义:形容某一地区远离闹市,偏在一隅,荒远冷落,交通不便。 (2)便宜 古义:方便。今义:物价低廉;占到不应得到的好处、小利。 (3)态度 古义:人的神态风度。今义: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和由此产生的行动;人的举止神情。 (4)可怜 古义:怜惜。今义:同情怜悯,形容极少或极坏,不值一提,如“少得可怜”。 (5)媳妇 古义:妻子;已婚的女仆。今义:儿子或其他晚辈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北方)。 (6)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性状进行描摹。 (7)老婆 古义:老婆子;老年女仆。今义:妻子。 (8)夸张 古义:夸耀,自我炫耀。今义:夸大。 5.文学常识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他是一位见多识广、才气纵横、琴棋书画皆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的小说家、诗人和画家,他最大的贡献是著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文学巨著《红楼梦》,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 重难突破 1.作者是怎样刻画林黛玉形象的? 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了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可以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这里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里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③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才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课文从哪几个具体方面展示了王熙凤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明。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