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加工工艺尺寸.ppt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七节 加工工艺尺寸 的分析计算 主要内容: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加工尺寸链及其计算方法 4.直线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直线(线性)尺寸链是所有尺寸链的基本形式。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七节 加工工艺尺寸的分析计算 主要内容 加工表面本身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零件各被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同时确定零件加工表面本身和加工表面之间的工序尺寸的综合情况 加工工艺尺寸的确定举例 运用加工尺寸链原理确定: 加工过程工艺尺寸、公差的方法。 (一)加工表面本身各次加工尺寸的确定 零件上的单一内孔、外圆和平面、曲面的加工多属于这种情况。 (二)加工表面之间相互位置尺寸要求的分析计算 在制定加工工艺过程中,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情况是提高加工效率和工艺效率的基本手段。 三、加工尺寸链理论应用总结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尺寸链的基本理论,精通它的实质,就可以使用这条杠杆,撬动加工过程中各种尺寸要求确定的问题。 三、其他书籍中的例子选讲 搞清楚关系,弄清楚体系。不要自己加乱! 1. 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2.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尺寸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3.一次加工满足多个设计尺寸要求的工艺尺寸计算 4.表面淬火、渗碳层及镀层、涂层厚度工艺尺寸链 渗入类(渗碳、渗氮、碳氮共渗)问题的封闭环是:渗入层厚度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100=H-52-32,H=184mm ⑷求尺寸H 由(8-10)公式,得: 由(8-8)公式,得: 0=ESH-(-0.15-0.05) ESH=-0.20mm -0.25=EIH-0 EIH=-0.25mm 应该是工序基准余设计基准不重合。 在加工尺寸链分析计算过程中,是决定直接控制的工艺尺寸,应该提工艺尺寸的基准,而不是定位基准。 由余量尺寸链可求得各余量的最大、最小值,以检验加工余量是否合适(结果省略)。 (5)余量的校核 前面的分析计算过程中,重点放在公差的保证上面。结果是否合理? 余量过小,无法保证加工要求;余量过大,不仅材料浪费,切削量加大,而且切削力、切削热增大,对保证加工精度要求,更加不利! (三)同时确定零件加工表面本身和加工表面之间的工序尺寸的综合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加工表面本身和加工表面之间的工艺尺寸必须同时确定下来。 这种情况往往是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者瓶颈工序(!)。 尺寸链在这类工序尺寸确定分析中作用重大。 例8-3 如图8-32所示为加工齿轮中孔及键槽的情形。 设计要求是:键槽深度尺寸S1=46+0.30mm,中孔直径尺寸S2=40+0.050mm,且内孔要淬火,表面粗糙度Ra值为0.16 μm。 有关加工顺序为: 工序1:镗内孔至尺寸D1=39.600+0.10 ; 工序2:插键槽至尺寸A; 工序3:热处理; 工序4:磨内孔至尺寸D2。 试确定工序尺寸A、D2及其公差。 具体解算如下: (1) 列出全部有关加工尺寸链 封闭环:2项设计要求(即S1和S2) 1个磨孔余量Z 1个插槽深度余量ZA(此余量ZA不计算)。 因此,可以建立两个设计尺寸链(图8-32b、c)和一个余量尺寸链(图d)。 (2) 分析计算 共有三个工序尺寸,即完工尺寸D2、中间尺寸D1和A,其中D1为已知。 由图8-32可见,两个设计尺寸链b、c为并联尺寸链,工序尺寸D2为公共环。 分析可知,尺寸链c对公共环尺寸D2的要求较高,则 D2/2=S2/2=200+0.025,(即直径为D2=400+0.05)。 ① 完工尺寸D2的确定: 基本尺寸的确定: 将尺寸链b中的参数代入(8-8),得: A=S1+ D1/2- D2/2=45.8 确定公差: 将尺寸链b中的参数代入(8-11a),得: TA = TS1- TD1/2- TD2/2=0.225 确定偏差: 将尺寸链b中已确定的参数分别代入公式(8-10a)和(8-10b),则得: A=45.8+0.275+0.050。 ② 中间尺寸A的确定: 按单向入体方向标注公差,A可以改写成45.8500+0.225。 根据余量尺寸链d,分别求出Zmin和Zmax,可校核其是否合适(在此从略)。 (3)校核磨孔工序的加工余量 如果考虑工序4装夹工件时,会出现找正误差,即假设镗孔中心与磨孔中心的同轴度误差为0.01mm; 则在图8-32中的尺寸链,将增加一个组成环——“零环”。零环在尺寸链分析时,既可以作为增环处理,亦可以作为减环处理,结果相同。 小结: (1) 示例说明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分析确定工艺尺寸的各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