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测试 新人教必修1.doc
第一单元 第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5·北京春季会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笼络皇亲国戚 B.增加财政税收
C.削弱王国势力 D.推动民族交流
解析:汉武帝时期地方王国势力发展已经危及中央集权,为此他在位时期颁布了“推恩令”,逐渐削弱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2.(2015·延安高一联考)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解析:题干中左图反映了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而右图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由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逐渐得以加强。
答案:C
3.(2015·长春高一期末)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中朝”参与军国大事,协助皇帝决策,相权被削弱,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2015·广州学业水平检测)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识记能力。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管决策、审议和执行。
答案:B
5.(2015·合肥高一期末)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负责定旨出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其长官为宰相 B.其下设六部
C.相权趋于集中 D.其取代了皇帝的决策权
解析:唐代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皇权得到加强。“负责定旨出命”,即起草诏令,该省应为中书省。六部隶属尚书省。A项正确。
答案:A
6.(2015·邯郸高一检测)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解析:结合宰相制度的演变可知,唐朝的三省制下互相平衡与牵制,政府拥有最高决策权。
答案:C
7.(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解析:题干“《汉书》记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说明是汉代开始实行的察举制。A项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
答案:C
8.(2015·徐州高一模拟)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
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其弊端日益突出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察拳制。从材料中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信息可知,当时的察举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B
9.(2015·濮阳高一期末)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促进了文化融合 D.加强了民族团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主要强调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C项符合题意。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酚课时作业 新人教选修5.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及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课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1.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1.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4课时 习题课课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1.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醇 酚(第3课时)习题课 新人教选修5.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1.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4课时)习题课 新人教选修4.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盐类水解原理和规律课时作业 新人教选修4.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羧酸课时作业 新人教选修5.do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 新人教选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