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相电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相关物理化学问题.pdf
第t7卷第3期 无机材料学报 VoI17.ND3
2002年5月 Journalof Materials Mav20(12
Inorganic
文章编号:1000—324X(2002)03·0571—08
液相电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相关物理化学问题
酒金婷1,一,付 强2,汪 浩2,朱鹤孙2
1北京服装学院材料I程系,北京100029;2北京理I大学材料中心,北京100081
摘 要:利用液相电沉积技术制备了含氢类金刚石薄膜(DLC).讨论了应用电位和沉积碳源
对沉积过程和薄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高介电常数、低粘度、分子中甲基基团直接与极性
基团键合的有机液体是合适的沉积碳源;通过增加沉积电位将有利于薄膜中sp3碳的生长;最
后,作者提出丁液相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反应机理一极化一反应机制,在电场的作用r,有
机分子被极化并在电极表面反应生成DLC薄膜和其他产物.
关键词:DLC薄膜;液相电沉积;碳源;反应机理
中图分类号:064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由于低温甚至室温的沉积条件,近年来,液相电沉积技术制备碳薄膜的研究引起了广
泛的兴趣[“….在足够高的外加电位作用下.有机分子在电极表面反应生成碳膜和其他产
物.碳的结构和性能与其制备条件密切相关,如反应沉积液(碳源)、沉积参数、电极材料
以及其它的影响因素.无论如何,到目前为止,还未见过有关选择不同的沉积碳源和详细
研究液相沉积条件的文献报道.因此,本文将通过选择不同的沉积碳源沉积DLC薄膜,来
研究碳源和沉积参数对沉积过程和薄膜结构的影响.
2液相沉积碳源的选择准则
自从1992年日本的Namba[1]尝试利用纯净乙醇液体来沉积碳膜以来,许多科学工作
者【2“】利用这种液相电沉积技术来获得DLC薄膜,但结果是不容乐观的:在含水乙醇或
乙二醇中仅仅获得石墨或玻璃碳材料阳】;最近,Wang[56】和Novikov[7]报道电阻率高达
108—10”ncm的DLC薄膜被获得,前者主要利用纯净甲醇做电沉积液,而后者是通过电
解乙炔的液氨溶液在阳极获得的.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碳源对沉积薄膜的结构有很大
的影响因此,作者首先讨论沉积薄膜结构和碳源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选择纯净的有机溶
剂作为实验用沉积液)
2.1碳源的介电常数
06—20
收穑日期:2001-0417,收到倍改稿日期:2001
基叠项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 酒金婷(1969一),女.讲师.
万方数据
572 无机材料学报
电合成是指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合成化学物质,传统的电化学合成和电化学沉积技术人
多是在离子性的水溶液或有导电介质的有机溶液巾进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因而合成过程
中通常不从外部施加电场,或只加很小的电压就能完成反应.而我们利用电化学沉积类金
刚石薄膜的方法是在非导电性的有机介质巾进行,介质中不含离子,主要靠有机分子的擞
化导电,而有机分子极化能力大都很弱,必须施加比较高的外加电位促使有机分予极化,
在电极表面放电发生反应分子的极化能力主要依靠其结构和性质,因此将进一步影响电
沉积过程的沉积产物.
电化学反直是通过电流来完
成电子的转移过程,电流密度反
映的是单位时间里通过反应截面
目
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