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

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 ——以山东东周墓葬为例 关键词:山东;东周;边缘墓葬;族属;国别 Key words: Shandong area; Eastern Zhou period; Edge graves; nationality 摘 要:边缘墓葬数量众多,文化因素复杂,其族属和国别问题是考古学研究的难点。 在墓葬的诸多文化因素中,葬俗最为稳定,族属区分度最高,应作为判断墓葬族属的首要依 据;其次是陶器以及铜容器组合;其它方面可作参考。对边缘墓葬进行系统的文化因素分析, 并与周边地区国族明确的墓葬进行比较,可以对其族属和国别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 一、研究缘起 位于考古学文化边缘地带,尤其是处于两个以上考古学文化交叉地带的墓 葬,其文化因素大多比较复杂,其归属问题也多有争议。这一类墓葬自新石器时 代以来就大量存在,对研究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变迁等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对这 类墓葬进行概念上的界定。鉴于考古学中有“边缘文化” [1] (Edge Culture)之 概念,本文暂以“边缘墓葬” (Edge Graves)来统称那些位于各文化边缘地带、 归属问题存在争议的墓葬。 由于难度使然,目前关于边缘墓葬的研究十分薄弱,尚未有关于此类墓葬的 系统探讨,不少报告或简报的原有结论或推断难以使人信服,从而桎梏了诸多方 面的进一步研究,有必要对其作系统的探讨。东周时期的山东地区国族林立,其 境内的边缘墓葬数量众多,而且可资参考的文献资料也较为丰富,因此我们择取 其境内典型的边缘墓葬[2]进行考古学分析,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探讨这 些墓葬的归属问题。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二、墓葬族属区分度的理论探讨 鲁国故城内共存的甲乙两组墓葬是探讨墓葬各要素族属区分度的绝佳资料。 报告认为甲组墓为殷遗民或东夷土著墓,乙组墓为姬姓周人墓。[3]这一点已得到 普遍认可。我们择取墓葬的形制、葬俗以及随葬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和铜容器 等,来探讨墓葬族属的区分问题。 (一)鲁国故城甲组墓。1.墓葬。(1)形制:竖穴土圹,墓穴的长度和宽度 之比大于、等于和小于 2 的分别占 64%、22%、14%;墓穴口、底大小基本相同; 四面是熟土二层台。(2)葬俗:头向绝大多数为 200°左右,绝大多数为仰身直 肢葬,37%有腰坑殉狗,随葬器物多置于头部棺椁之间和两侧。(3)葬具:绝大 多数为一椁一棺。2.铜容器。(1)组合:以舟为核心,仅少量有鼎,没有簋、 盨等传统的周式器物。(2)形制:除舟以外的器物与中原基本相同。(3)纹饰: 春秋中期种类较多,没有主导纹饰,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素面为主。3.陶器。 (1)组合:以鬲、簋、豆、罐为主,各为 2 件或 4 件的偶数,流行簋、豆等圈 足器。(2)形制:制作较为精细规整,如华盖壶、盖豆等。(3)纹饰:鬲多饰绳 纹,其余器物多素面,或饰旋纹(凹弦纹)、绳纹等;春秋晚期的华盖壶、盖豆 等多饰精细的彩绘,部分纹饰似仿青铜纹饰。 (二)鲁国故城乙组墓。1.墓葬。(1)形制:竖穴土圹,墓穴长度和宽度 之比大于、等于和小于2的各占三分之一,墓穴口、底大小基本相同,四面为熟 土二层台。(2)葬俗:头向绝大多数在0°—25°之间,为仰身直肢葬,无腰坑, 随葬器物多放置在头、脚两端的棺椁间和二层台上。(3)葬具:绝大多数为一椁 一棺。2.铜容器。(1)组合:以鼎、簋(盨)为核心。(2)形制:出土的春秋 早期的34件铜容器中只有出于 M30、M48 的2件卵形壶与同期周式壶不同,其余 器物基本为周式。(3)纹饰:主要纹饰有重环纹、窃曲纹、垂鳞纹等,与中原同 时期青铜纹饰基本一致。3.陶器。(1)组合:春秋早期一般是鬲、罐、罍,春 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一般是釜、罐、罍,不见簋、豆、盂等圈足器。(2)形制:陶 器制作较为粗糙,鬲都带扉棱,与典型周人陶鬲相同;其他器物装饰较少。(3) 纹饰:绳纹最多,多见于鬲、釜上,旋纹其次,多施于罐上,波浪形、同心圆等 暗纹和刻纹则多见于战国时期的壶上,纹饰总体上较为简单粗疏。 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墓有同有异。墓葬方面:甲乙两组墓葬的形制、葬具以及 葬式基本相同,族属区分度不高;而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