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器尚象”对中国宗教文化识别传播的影响及表现特征.pdf
2012年第6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6
SOCIALSCIENCES Genera[No.202
总第202期 SHANDONG
‘‘
制器尚象’’对中 国宗教文化识别
传播的影Ⅱ向及表现特征
赵鹏江 南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 “制器尚象”是中国造物设计的传统的特色之一。中国宗教文化识另q具有悠久
传统特性和浓厚民族民间文化根源,它是各种视觉艺术发展的推动力。从宗教文化与传播的
角度探讨关于识别所承栽的文化表述,有助于宗教文化识别,并将其更好的运用到现代设计
之中。
[关键词】 制器尚象;宗教文化;识别传播
在强调偶像的宗教中,宗教的神圣需要向民众传播,而诉诸视听等感觉层面就需要营造神秘的气氛。因
此,宗教传播中的一个最常见的特点就是形象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需要依靠多种方式才能实现。如造型的
神话,建筑的设计,装饰的夸张与离奇,色彩明暗的布置等。和世界大多数民族一样,中国原始崇拜是视觉文
化形象的主要来源,图腾、膜拜、祭祀等大量视觉形象,成为视觉文化的萌芽,也是宗教文化形象的最初形态。
当然,这种以神秘感为基本特征的文化识别亦伴随宗教变迁而变化。本文主要探讨在古代中国影响较大的
佛教和道教在“制器尚象”的设计思想引领下的宗教文化识别传播的影响及其表现特征。
一、中国宗教文化识别传播与“制器尚象”的关系
“制器尚象”是郑樵的造物设计思想,是中国造物设计传统的特色之一,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形状的模
仿,将器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对“道”探求的渴望。亦即通过器物的象征功能,使
设计成为连接文化与器物的纽带。宋代文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有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对生活日用的
体悟出发,对人与物的关系,对物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观点。郑樵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他认为
上古礼器的作用不单是为了祭祀,而且有象征意义,这和《易传》中提出的“观物取象”的命题有相似之处,
“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概括、提炼和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制器尚象”要尚“象”,象源
于物,则需要通过“观物”而取万物之象。把大自然与社会事物和现象作为“观”的对象,作为创造的原型,并
且,“观物”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照搬“物”本身,模仿。物”的物理性状和属性,而是“取象”,捕捉“物”的整体形
象和内在规律。如果说“观物取象”是制器的第一层次,那么,“象形取意”造型则是第二层次,即打破自然物
象的束缚,按照从“形”取来之“意”重新靼造物之形。
1一般认为,器乃物的统称,指一切具有形体的存在者,既包括自然物也包括人工器具。“器”与“道”相
对,是否具有客观存在的形式乃是道器区分的重要依据。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哲
学与哲学思辨的要素。“器”则成为解读和传承宇宙间万物之“道”的载体。道家文化是真正的本土文化,是
上层正统与下层异端、士大夫雅文化与民问俗文化融于一体的整合文化。道创导了中国人的思想基础、生活
方式、传承习惯和性格素质,决定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以至行为模式。而佛家强调转世和轮回,将人们导入
收稿日期:2011—04一10
作者简介:赵鹏。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江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三峡大学艺术学
院讲师。
1∞
万方数据
“真、善、美”的境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中国宗教文化识别垦,佛教和道教的很多形象
已经被看作为幸运祝福的符号。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亲切、活泼、多样、感人的造型特点和蕴藏喜庆吉祥、福寿
平安等文化内涵,备受人们的尊崇和喜爱。宗教文化识别传播中所讲究的“器的象征性”观念或许从形象、
图腾、符号的创制中找到相关的印证。
中国宗教文化识别形象之所以历千年不衰被人们传承,源于它根植于民众普遍的图腾观念与审美心理
需求。由古人的“观象制器”到宗教文化中用“器”来传播精神理念的发展标志着人们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它
不但使人类从万物有灵中发展了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MwKnn基于类别子空间距离加权的互k近邻算法.pdf
- Sm、Ti复合变质对AM60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pdf
- Sm对AM60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pdf
- Sniffin' Sticks嗅觉心理物理测试方法的临床应用.pdf
- SN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pdf
- Sn对ZM61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pdf
- Sol-Gel法制备SrHfO3Ce闪烁材料及发光特性.pdf
- Sourcz Codz《源代码》精讲(中).pdf
- SPA-LS-SVM检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研究.pdf
- SPE-GC-GC-TOFMS检测油脂中游离甾醇及精炼废弃油脂的判别.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