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篆刻藝術臨摹的典範-以吴讓之仿鄧石如印爲例.pdf
篆刻藝術臨摹的典範-以吳讓之仿鄧石如印為例 Paradigms of Imitation in Seal Carving Art- Rangzhi Wus Creating through Imitating Shiru Dengs seals as an example 劉嘉成 Liu Jia-Cheng 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講師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清朝篆刻家吳讓之對鄧石如的篆刻學習與借鑑,以作品結合文 獻綜合分析,了解讓翁早年在遍歷秦漢印與近代名工之後,最後選擇學習鄧印為 依歸,配合其書印方面的理論,反覆的臨摹與學習,將鄧印中各種風貌不一的印 式,逐漸強化與個性化,而不囿於鄧法,凸顯其「以書入印」的特質,藉此作為 往後創作方向,這種成功的學習典範,值得後人學習效仿之。 【關鍵字】鄧石如 吳讓之 以書入印 前言 吳讓之於〈《吳讓之印譜》自序〉中,談到自己一生習印之經過: 讓之弱齡好弄,喜刻印章。十五歲乃見漢人作,悉心橅仿十年。凡擬近代 1 名工,亦務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見完白山人作,盡棄其學而學之。 2 關於讓之仿秦漢印與近代名工部分,另見拙作〈吳讓之仿秦漢印之研究〉 與 3 〈師法近代名工〉,故讓之真正以鄧法為往後創作方向,大約在三十多歲期間, 投在慎伯門下(當時包世臣位居於揚州觀巷天順園之後樓)的影響,印論家魏錫 曾總結其書印學習經過: 讓之學書安吳包氏,篆、分刻印,私淑完白,篤守師說,有兩漢經生之風。 吾友趙子撝叔,自負篆刻,獨心折其功力,嘗作印跋其側云:近人能此者, 4 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嘆服如此… 藉由慎伯師的闡述完白理念外,更透過老師的作品收藏,得以觀看到完白原 作風貌,作品與理論互相配合之下,技巧的研習與眼界始為大增,因此趙之謙云: 「巴(予籍)胡(城東)既沒,薪火不滅,賴有揚州吳讓之,讓之所摹印,十年 前曾見一二,為大嘆服! 5 6 」直指讓之繼承了『徽宗』既有的優秀傳統,其所摹 刻的印作,更令人大為嘆服。 一、理念的傳承 鄧石如雖善篆刻,卻遺留甚少,實不以此名世,為書名所掩,一生流歷大江 南北,作品隨處散落,加上其風格變異較大且作品高下實有落差,因此,其作品 的流存稀少。關於風格變異而產生不穩定狀態,甚至不成熟,乃作者本身以舊有 的形式,配合 「以書入印」理念,所做不斷嘗試的努力,藉此擺脫印壇上以工緻 精能的風氣7 。包慎伯轉述鄧石如的觀點:「是年(嘉慶七年秋)受法於懷寧鄧石 1 韓天衡編《歷代印學論文選》下冊595 頁,杭州:西泠印社,1999 年8 月。 2 劉嘉成〈吳讓之仿秦漢印之研究〉,《書畫藝術學刊》第二期,453-466 頁,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出版,2007 年6 月。 3 劉嘉成〈師法近代名工〉,《吳讓之書法篆刻研究》,159-164 頁,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 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6 月。 4 同註1 ,596 頁。 5 同註1 ,597 頁。 6 趙之謙將活動於南京、揚州一帶徽籍印人,如程邃、歙四子巴、胡、鄧派歸納為一個大的流派 -徽宗,乃相對浙宗而言。 7 孫慰祖〈鄧石如篆刻作品繫年〉,《可齋論印新稿》,287-307 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年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