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游记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距银川市区
鸣翠湖芦丛荡舟,曲径通幽,迷宫观鸟,乐而忘返,一望无垠,如诗如画;鸣翠湖集文化性、趣味性和浓郁生态特色于一身,十大景点景观堪称为“车水排云吐氤氲,碧水浮莲戏红鳟;千步廊桥杨柳色,百鸟鸣翠啁啾声;芦花追日飞白絮,青纱漏月点碎金;迷宫寻鹭千百度,白沙落雁三五踪;绿帐问茶清几许,东堤夕照黛色新。
百鸟鸣翠:鸣翠湖是鸟的天堂,园区内有97种野生鸟,每逢春夏季节陆续归来“安营扎寨”,生儿育女,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大鸨、中华秋沙鸭、百尾海雕、黑鹳,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苍鹭等14种,成千上万只鸟儿在乐园里追逐嬉戏,清脆的鸟叫声,和着潺潺的流水声,构成了“百鸟鸣翠啁啾声”这一景。
迷宫寻鹭:芦苇迷宫是景区最有特色的景观,根据道家的八卦艺术设计而成,水道总长10余公里,蜿蜒曲折变幻莫测,上百个看似相同的路口,让游人望而却步;自驾小船在迷宫里寻求探险,追寻苍鹭的痕迹;伴随落日中展翅齐飞的百鸟,让人联想到“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车水排云:像兄弟一样的两轮水车,是由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距水车数十米就有水珠袭来,水车上的雾珠飞溅在阳光下折射出梦幻彩虹,游人站在水车下,雨帘雾帐,其乐无穷,如梦如幻,如诗如画,非亲临其境不得其乐;此景为昔日农耕文明的缩影和历史沧桑的见证,展示了黄河文化的古朴雄浑博大精深的魅力,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犹如清道光年间诗人叶李“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描写。
碧水浮莲:景区内有“花中君子”---荷花300亩,有单瓣、千瓣,白的、粉的,无论是含苞时的娇羞,初绽时的稚嫩,还是怒放时的舒展,都竞相展示着娇容的姿态,犹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偶尔微风吹过,还能隐约闻见淡淡的清香”。
芦花追日:秋日的芦苇绽放出棉絮一样的白花,随秋风翩翩起舞,在黄昏落日的余辉映衬下,相互依偎缠绵,仿佛舍不得逝去时光,纷纷朝着落日的方向追逐,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青纱漏月:鸣翠湖是一首诗、一首歌;明月当空的夜晚,荡着一叶扁舟,置身于芦苇迷宫中,听着蝉蝉的蛙叫,望着皎洁的月光,透过悠然自得的芦苇,星星点点的倾洒在泛着涟漪的水面上,散发出晶莹的光芒,折射到苇叶上仿佛掬了一捧碎金抛撒在湖的上空;夜晚相约挚友在其中,或吟诗放歌,或怡然品茗,有一种“青沙漏月点碎金”的美感!
同此凉热:园区内的“地球雕塑”直径达8米,由天然大理石镶嵌而成,其顶部是一对相互依偎的鸟儿,运用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写道的“环球同此凉热”而取名;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鸟类,爱惜环境,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观景台:位居鸣翠湖主轴线上,建筑11层,高达53米,是景区中心区域的至高点,“扶云”是对观景台真实的写照,斜坡式的花坛簇拥着朵朵鲜花,像少女舒展着双臂在迎接游人的到来,一楼内置花园式餐厅,悠扬的乐曲和绿树、鲜花,共同陪伴游人进餐,二楼平台设置藤桌、椅及亮丽的遮阳伞,游人在这里聚友聊天,把酒当歌;顶部设有高倍望远镜,登高望远,全园美景尽收眼底!
听泉:叠石瀑布有着“遥看瀑布下长川”之势,游人在炎炎烈日下感到一丝清凉,池塘内外绿柳成荫、小桥流水、鱼虾成群、莺歌燕舞,充溢着一种美妙和谐的奇异韵致,在数里之外便能听到瀑布流水声,故取名“听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