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大才子课前五分钟,金装四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四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电视剧,香港四大才子,金装四大才子国语高清,金装四大才子粤语,金装四大才子国语全集,金装四大才子电视剧
一般是指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 历史上虽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么场合见到秋香扇面,写了一首七绝:“晃玉摇金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行间看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 《唐寅诗集》中有诗名曰“我爱秋香”是一首藏头诗 我画兰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轻楼 “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先生的《耳谈》,叙述的故事情节和现在我们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粲然一笑。其实就笑了一下,陈公子便招架不住,于是暗访秋香踪迹。于是,陈公子乔装打扮,到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俩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便谎称要回家娶亲。俩公子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遂心如愿,结成姻缘。这就是《耳谈》中因笑传情,因情结缘的一个爱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故事,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án]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 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 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他年少时欲求取仕途,但屡试不第。曾荐授翰林院待诏,不久,即致仕归田。毕生致力于诗书画,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画坛高手。究其诗风,清丽抒惰,接近唐柳宗元、白居易,而书法初师李应祯,后遍学前辈名迹,尤长行书与小楷,法度谨严,颇有晋唐书风。然数共绘画最富成就。文年寿高,活了九十岁,流传作品也多。他的画誉如日中天,社会上仿制他的作品,也多见于坊间,真伪难辨。尤以山水最佳,其笔法远学李成、董源,兼慕郭熙、赵孟頫和“元四家”,近追沈周。就其演变风格察之,则以元诸家的笔意为尚。明代董其昌把他推为“南宗”正统。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偶见 深山曲路见桃花, 马上匆匆日又斜 可奈王鞭留不住, 又衔春恨到天涯。 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 四大才子 --聂文川 高一八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 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 “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 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