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2的详细介绍,vsco滤镜lr详细介绍,coexistence品牌介绍,hawkeco品牌介绍,at.p.co品牌介绍,vsco滤镜介绍,rwco品牌介绍,nexy.co品牌介绍,olegoprisco介绍,vsco滤镜lr具体介绍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为CO?,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简介
二氧化碳(
)
中文别名:碳酸气;碳酸酐;碳酐;干冰
英文名称 :Carbonic acid gas; Carbon dioxide; dry ice
[1]别名:碳酸气
EINECS:204-696-9[2]
相对密度:1.101(-37 ℃)
沸点(摄氏度):-78.5(0.52MPa)[3]
熔点(摄氏度):-56.6(升华)
CAS号 :124-38-9
EINECS204-696-9[4-5]
共有3个原子核,22个质子。
相对分子质量:44
收集方法:因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临界温度31.06℃ 临界压力 7.382MPa
2结构
C原子以sp杂化轨道形成δ键。分子形状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在CO?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6]
氧原子成键。C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O原子生成两个σ键。C原子上两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与sp杂化轨道成直角,并且从侧面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肩并肩地发生重叠,生成两个∏三中心四电子的离域键。因此,缩短了碳—氧原子间地距离,使CO?中碳氧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键特征。决定分子形状的是sp杂化轨道,CO?为直线型分子式。二氧化碳密度较空气大,当二氧化碳少时对人体无危害,但其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其他生物也是)的呼吸,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并产生酸中毒。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时,感到气闷,头昏,心悸;4%-5%时感到眩晕。6%以上时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39%。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
二氧化碳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387ppm。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上升。二氧化碳常压下为无色、无臭、不助燃[1]、不可燃的气体。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因为它发送可见光,但在强烈吸收红外线。二氧化碳的浓度于2009年增长了约二百万分之一。
气体状态气体密度:1.96g/L
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
密度:1.8kg/m3
二氧化碳
粘度:比四氯乙烯粘度低得多,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更能穿透纤维。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
它沸点低(-78.5℃),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特点:没有闪点,不可燃,不助燃(镁带在二氧化碳内燃烧生成碳与氧化镁);无色无味,无毒性。
液体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积和织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后处理过程。液体CO?和超临界CO?均可作为溶剂,尽管超临界CO?具有比液体CO?更高的溶解性(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高溶解性,并兼备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力)。但它对设备的要求比液体CO?高。综合考虑机器成本与作CO?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5℃左右,压力在5MPa左右。
分子模型
二氧化碳的三种模型 如图
二氧化碳的三种模型
固体状态
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又叫干冰,零下75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水汽凝结,就生成了一种云雾缭绕的景象,同时周围温度迅速降低,因此干冰常用于低温保存物品。
3物理性质
碳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碳酸饮料基本原理)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Ca(OH)?)变浑浊,做关于呼吸作用的产物等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都可以用到。还可以支持镁带燃烧。
4配伍禁忌
尽管二氧化碳可与多种金属氧化物或还原性金属,如铝、镁、钛和锆发生剧烈的反应,但可与大多数物质配伍。与钠和钾的混合物受震时爆炸。
5安全性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在低漥处的浓度较高。以人工凿井或挖孔桩时,若通风不良则会造成井底的人员窒息。CO?的正常含量是0.03%,当CO?的浓度达1%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而达到10%的时候,会使人体机能严重混乱,使人丧失知觉、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应避免之物质:
各种金属粉尘(例如镁、锆、钛、铝、锰):当悬浮在二氧化碳中易点燃而爆炸。
水:会形成碳酸。
对人的危害
人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出现的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