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耕作.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覆盖耕作,岛耕作,保护性耕作机,课长岛耕作,社长岛耕作,耕作方式,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耕作层剥离,耕作制度,耕作学

覆盖耕作 浏览次数:352 ( 2003 - 9 -13)   覆盖耕作(Mulch tillage )是旱地农作中偶而可见到的名称。我们这里所以选用它乃是因其能够概括一些耕作法中的共同特点。覆盖耕作应用在不同场合下有多种多样的方式,诸如植被、暄土、残茬、铺砂、化学、地膜、棚罩等覆盖。同时,还具多种功能,诸如水土保持、蓄热保墒、防止雨拍风刮、免除中耕、延伸生长季节、缩短夏季换茬时间等等。只是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利用表层覆盖采取的手段与达到的目的不一样,因而有许多称呼。强调水土保持作用就称之为保持耕作法(conservationillage);利用它来免除繁重劳力就称之为免耕法或少耕法甚至零耕法,其大部分表土层原封不动,继续维持耙耱平整好的暄土覆盖等等。 一、农田的水分平衡与作物耗水量   前已谈及,北方旱区农业用水长期缺乏,以及漫长寒季热量供应不足,即温度偏低,这两者都限制了作物生产。北方旱区农业生产一向重视开辟水源、节制水流。   (一)田间用水的开源节流   水的开源上,江河水源最终来自山岭积累的冰雪以及各地未能截留的降水。无论兴修水库,开掘井泉,所能得到的次级水源仍是依赖于降水的补给。它们能够缓冲骤雨带来的洪水泛滥,截留雨季降水使之长期在山上或地下贮存起来,作到细水长流接济旱季用水。如果把地下水汲取过度,补给不及,象华北、京郊那样,地下水位每年约降1米,就会引起农村早春生活用水断绝。北京修建了几座大水库,把五条河水截留,在河流入海口的天津就曾出现淡水缺乏、海水倒灌,而北京的水库,则由于上游河水被截留,贮水量也大受影响。   从多雨南方调水或把海水淡化确是补给本区缺水的好办法。但工程浩大、情况复杂不是短期能够奏效的。城市郊区利用污水灌溉曾一度提倡,短期收效力显著,但不几年后就出现了污染土壤、为害庄稼、长期不得恢复的后果。污水事先净化才谈得上回收与再度利用。   另一方面,灌溉用水的节流上确是当务之急,并且大有改革的余地。本书另有节水灌溉的介绍。这里仅讨论土壤的蓄水保墒与寒季保存热量的覆盖耕作,几种表层覆盖不仅减少了上面蒸发,也能保持土壤的积热。   (二)田间水分的消耗   为了进一步了解覆盖耕作的实质,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作物、土壤与水分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耕作是在土壤上部三层进行的:最上层是浅薄肥沃通透性好的表土层;中间是深厚蓄水积肥的耕土层;下边则是硬结通透性差的犁底层。一年或几年一度的深耕对疏松土壤、通气蓄水、施加底肥、根除恶草都能收效,有利于根系向纵深延伸。正因为如此,在经过深施肥、排灌良好的熟土上,表层覆盖才能显示它的作用,而在低洼、易涝或贫脊、结实的田地上却难于见效。当然,覆盖应采取哪种方式,则应按照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气候与土壤条件而定夺。   表土层是土壤与空间的分界面,两者间物质与能量是通过这层交换的。水分的出入土壤以及土壤热量的收支程度主要受表土层结构的控制。缺乏有机质的粉状结构--遇水泥凝、遇旱硬结--对种子发芽出土与水分的保留极为不利。表土层有了残枝碎叶的堆积最为肥沃。十之九的当年萌生的杂草也来自本层。土壤真菌、细菌因在本层获得有机质的营养而很活跃,其中不少对根系营养有效益。   植物的生活与生产所需水分多来自耕层,这层的水分是不可缺的。而土壤水分的蒸发则需通过表土层。土面水分的蒸发除了可以降低土温以外,对植物并没有多大直接的影响,通常可以认作是多余的消耗。表土层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土面蒸发,还有助于降水渗入土壤。   (三)田间作物的叶面蒸腾与土壤的表面蒸发,腾发比   田间土壤水分的消耗不外乎水分的蒸发、径流与渗漏三条途径。作物的水分利用除了少量用作生物合成的原料与躯体的鲜重外,绝大部分用在叶面的蒸腾上。   构成植物躯体所用的水分比起叶面蒸腾、土面蒸发、径流与渗漏来,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节水灌溉得法,渗漏与径流可大大减少。叶面蒸腾又是维持陆生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因而,田间水分的浪费主要来自土壤面蒸发。   缺乏表层覆盖的一般田地上,叶面蒸腾与土面蒸发大致相等,也就是说蒸腾量/蒸发量(所谓腾发比)约等于1。前期(1个月左右)田间叶面覆盖度不过1%,水分消耗以土面蒸发为主;中期(1-2个月)植株起身后,叶面积增长很快,蒸腾量与蒸发量基本上相等;而后期(1个月)叶面积达到土面的4-5倍,蒸腾量遂占绝对优势,这就是耘锄不力的大田中蒸发与蒸腾保持平衡的原因。   现已知道,植物生产本身的需水量,也即是形成1公斤干物质所需水分大概是150-250公斤,主要是叶面蒸腾散出的水分。而从每株收获的谷粒只占全干物重的一半上下。田间每株植株的耗水量还要在需水量之外,加上土面蒸发、引水渠道与田间漫灌、土壤渗漏与地上地下径流的消耗,总计起来,产一斤粮,耗一吨水(或放宽些说,1毫米的每亩降水产粮不过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