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勘误和建议.docVIP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勘误和建议.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勘误和建议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勘误和建议 作者:tli 按:李孝聪先生《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04年10月出版,53万字。 余观李孝聪先生《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获益匪浅。然中或有一二可商榷之处,谨列如下,祈教于方家。 一、地图及表格勘误 地图可谓地理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证自明,所以宁可增加篇幅也不能减少地图。 第151页:地图不清楚,其中“冲积平原区”与“林区”几不能辨识,宜重绘。 第154页:地图中地名“钢瓦厢”当改为“铜瓦厢”,见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99年7月第二版)第21页,两书所引图俱来自《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 第259页:缺一张“武汉三镇历史变迁图”,所以读者可能会对该页“汉水改道之后,让位给汉口镇”之“汉水改道”费解。可参考《中国古代史常识(历史地理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10月)之《武汉三镇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地图。 第364页:地图不甚清晰,且过于成旧,图中“通什市”已改名“五指山市”。 第409页:缺“伪满洲国二十省”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六省制”地图各一张,不便于对比研究。 第410页:此简表个纵列间省份并不具备完全承继关系,宜改动使之前后建制衔接一致。 第461页:缺“汉武帝朝鲜四郡图”,可引用周振鹤《汉武帝朝鲜四郡考》(《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一文中地图。 第485页:此图不甚清晰,宜放大一倍置为附页。或可采用“长城文化网”之《中国长城分布示意图》(/ditu/wen/gwfb.htm)。 第492页:此图繁冗,宜采用简单手画体并分别标明两城位置。 二、表述与争议 第19页:关于六盘山得名,另有一说似更切:“原名龙盘山,或鹿盘山(意即:没有大路,只有鹿走的小路盘山而上),后来叫‘白’了,变成六盘山,实际上也不只六个盘。”(《壮士中华行(卷二)——余纯顺风雨八年日记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201页。) 第35页:关于坎儿井,我找到一条史料,可作为补充和修改所用。常德奉宪宗蒙哥之命于1259年赴伊利汗国,随从刘郁作《西使记》,中谈到新疆一代的坎儿井:“地无水,土人隔山凿井,相沿数十里,下通流以溉田。”(萧樾:《中国历代的地理学和要籍〉,广西师大出版社02年10月,185页) 第64-65页:《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积石山在州界,故曰河州。”此处“积石”乃今(小)积石山,而本书26页认为乃是阿尼玛卿山脉(即大积石山)。关于“积石”所在何处争议颇多,除了古书外,近代史念海、辛树帜、谭其骧、王成组诸先生对之均有不同看法,不妨仿照本书392页注③的方式注明。 第65-66页:河西四郡的建制年代,可谓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可参考郝树声《汉河西四郡设置年代考辨》(《开发研究》,1996年6期和1997年3期)一文中的综述。作者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写《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这种通识性很强的概论,有争议之处宜粗不宜细,最好能将有代表性的分歧之处列出来,在学术上给读者以争鸣和启发的空间。 第93页:“其中最大的为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平原,面积为7200平方公里。”据查川西平原为12000多平方公里,包括成都平原(6200平方公里)和眉山--峨嵋平原,习惯上讲成都平原看作川西平原。 第154页:“1938--1947年,国民党以水代兵,人为炸开花园口河堤”,按炸河堤不能炸九年,表述上宜作调整。 第165页:“东部与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同属华北大平原。”按鲁中、鲁东为山东丘陵,皖南乃江南丘陵,不属于华北大平原。 第240页:“因先秦此地域内曾属皖国,故简称皖。”按皖国甚小不足以包括安徽全省。据安徽省教学研究室编《安徽历史》(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6月)49页:“省会安庆属西周皖国故地,境内又有皖山、皖水、皖城,故安徽建省后简称皖。皖是美好的意思。” 第240页:“这个跨江置省的举措在中国政区沿革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从此长江不再作为划江而治的标志。”按显然高估了。历来南北政权一般划淮而治;统一王朝如两汉、两晋、元初、明代都跨江行政,只有唐宋和元代后期以江为界罢了。 第244页:关于江南的论述似嫌过略,概而言之,江南可以从自然地理角度、政区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等方面论述的,江南在历史的范围是一个由大到小,本身含义渐渐浓缩更多文化上的含义。 第366页:“目前,中国政府控制着南海诸岛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太平岛现由台湾省派兵驻守。”这与事实不符。据查南沙群岛中国占11个岛礁,越南27个,马来西亚3个,菲律宾8个,文莱1个。 第391页:“早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