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丙烯腈(AN)均聚物制成的纤维弹性差,染色性不佳 成纤聚丙烯腈常采用二元或三元共聚物 第二单体的作用:降低大分子间作用力,改善纤维弹性,常用含酯基的乙烯基单体: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醋酸乙烯等,加入量为5%-10%。 第三单体的作用:改进纤维的染色性及亲水性。常选用可离子化的乙烯基单体 (1)对阳离子染料有亲和力,含有羧基或磺酸基团的单体: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衣康酸(ITA)等; (2)对酸性染料有亲和力,含有氨基、酰胺基、吡啶基等单体:乙烯吡啶、2-甲基-5-乙基吡啶、甲基丙烯酸二甲替氨基乙酯等,加入量为0.5%-3%。 一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引发剂 偶氮类: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等; 有机过氧化物类:辛酰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氧化还原体系类:氧化剂如过硫酸盐、过氧化氢、氧酸盐,还原剂如亚硫酸盐,亚硫酸氢钠、氧化铜等。 溶剂 硫氰酸钠水溶液、氯化锌水溶液、硝酸、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 其他添加剂 异丙醇(IPA)控制分子量 二氧化硫脲(TUD)、氯化亚锡等提高纤维白度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二、丙烯腈的聚合 实际生产中丙烯腈多采用溶液聚合。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可分为均相溶液聚合和非均相溶液聚合。 均相溶液聚合所得的聚合溶液可直接用于纺丝,故称为腈纶生产一步法。溶剂典型为NaSCN,引发剂为偶氮类。 通常转化率降低为50%~75%。 非均相溶液聚合所得聚合物不断呈絮状沉淀析出,经分离后需要合适的溶剂再溶解,才可以溶液纺丝。溶剂典型为水,采用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 转化率可达70~80%。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3、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 (1)引发剂:引发剂的种类与用量对聚合工艺影响显著。 (2)单体浓度:单体浓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大分子生产量和平均链长增长。均相聚合中单体浓度与转化率、纺丝原液的总固体含量有关,水相沉淀聚合,单体浓度可不受纺丝原液中聚合物浓度的限制。 (3)聚合温度:温度升高,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量分布加宽,对产品不利,均相聚合控制温度在76-78℃范围内,水相沉淀聚合控制温度在35-55℃范围内。 (4)聚合时间: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可使引发剂充分分解,有利于提高单体的转化率。但时间太长,单体浓度下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量分布加宽,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白度。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5)介质的PH值:均相聚合PH值控制在5左右。水相沉淀聚合中,PH值控制在1.9-2.2左右。 (6)浅色剂:二氧化硫脲对聚合物的色泽有明显作用,古称其为浅色剂。 (7)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异丙醇作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起着一种链转移的作用 (8)铁质:Fe2+ 和Fe3+都对反应有阻聚作用,使反应速度减慢,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 (9)单体及溶剂中的杂质:有机杂质主要来自原料单体丙烯腈和溶剂。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一)聚丙烯腈的结构 通过光谱分析研究证实,聚丙烯腈大分子链中丙烯腈单元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首尾连接。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主链并不是平面锯齿形分布,而是螺旋状的空间立体构象,螺旋体直径为0.6nm。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二)聚丙烯腈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聚丙烯腈为白色粉末状物质,其密度为1.14~1.15g/cm3,加热至220~230℃时软化,并同时发生分解。 2. 玻璃化温度 聚丙烯腈具有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即非晶相的低序态、非晶相中序态及准晶相高序态。因此对应两个玻璃化温度和一个熔点。玻璃化温度分别为80~100℃、140~150℃。由于共聚组分的加入Tg1和Tg2逐渐互相接近至完全相同,其玻璃化温度约为75~100℃。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3.化学性质 聚丙烯腈的化学稳定性较聚氯乙烯低得多,在碱或酸的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其氰基可转变成酰胺基,进一步可以水解成NH3。 4.聚丙烯腈的热性质 加热到170~180℃时不应有颜色变化,在250~300℃就发生热分解,主要分解出氰化氢及氨。 第六章 聚丙烯腈纤维 第二节 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制备 纺丝原液的生产工艺又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一步法采用均相聚合,所得溶液可以直接纺丝。 二步法采用非均相水相沉淀聚合法,聚合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并干燥得到粉状固体,然后将其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制成纺丝原液。 一步法制得的纺丝原液含有未反应的单体、气泡和少量的机械杂质,必须加以去除。 水相沉淀聚合所得的聚丙烯腈是细小的固体颗粒,必须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第六章 聚丙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