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电子线路课件,高频电子线路课件,电子线路课件,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件,第十一章三角形课件,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课件,第七章力复习课件,急诊医学课件第章,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课件,第九章压强复习课件
7.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础知识 7.1.1 自激振荡现象及其振荡条件 1.自激振荡现象 扩音系统在使用中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啸叫声,其 形成的过程如图7.1所示。 2.自激振荡形成的条件 振荡电路的方框图如图7.2所示。 由图可得:自激振荡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反馈信 号与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即 ,而 ,可得: (7.1) (1)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意味着 即: =1 (7.2) 称为幅度平衡条件。 ( 2)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意味着输入 信号经过放大电路产生的相移和反馈网络的相移 之和为 即: (n=0,1,2,3,…) (7.3) 称为相位平衡条件。 7.1.2 起振和稳幅 在起振阶段的幅度条件应为: 1 (7.4) 稳幅后的幅度平衡条件为 =1 7.1.3 基本组成部分 (1)放大电路 (2)反馈网络 (3)选频网络 (4)稳幅环节 7.1.4 分析方法 判断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 (1)检查基本组成部分,即是否有放大电路、反 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等。 (2)在合适的地方将振荡电路断开,使之成为 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如图7.3所示。 思考题 自激振荡的条件是什么? 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 7.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7.2.1 RC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 RC串并联网络如图7.4所示。 图7.4 RC串并联网络 在实际电路中取 C1=C2=C,R1=R2=R, 则式可简化为: RC串并联网络频率特性如图7.5所示。 当 f=f0 时,电压传输系数最大,即F=1/3;相角为 零,即 。此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 当 时,F1/3,且 ,此时输出电压的 相位滞后或超前于输入电压。 由以上分析可知:RC串并联网络只在 时,输出幅度最大,而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 即相位移为零。所以,RC串并联网络具有选频特性。 7.2.2 RC桥式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原理 1.电路组成 RC桥式振荡电路如图7.6所示。 2.振荡条件 当?=?0时,RC串并联网络的相位移为零,放大 器是同相放大器,电路的总相位移是零,满足相位 平衡条件。由于RC串并联网络在?=?0时的传输系数 F=1/3,因此要求放大器的总电压增益Au应大于3。 只要适当选择Rf与R1的比值,就能实现Au3的要 求。 3.稳幅措施 稳幅电路由二极管VD1、VD2和电阻R2组成。 不论在振荡的正半周或者负半周,两只二极 管总有一只处于正向导通状态。 当振荡幅度增大时,二极管正向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章 MATLAB的符号运算.ppt
- 第6章 角度调制和解调.ppt
- 第6@位移传感器.ppt
- 第6章 MCS-51定时器和计数器.ppt
- 第6章 SOC的体系结构.ppt
- 第6章 VSAT通信网.ppt
- 第5讲_控制测量.ppt
- 第6章 光通信 之光放大器.ppt
- 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ppt
- 第6章 光电成像器件.ppt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主观题复习提纲.pdf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原理方法论总及知识点笔记(超强).pdf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及解析答案.pdf
- 2025年高考思想政治辨析题之辩证思维分析(精悍).docx
- 2025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政治主旨类选择题专练30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第五课到第九课).docx
- 2025年高中政治必修三全面从严治党考查分析.pdf
- 2025届四川成都名校高三政治11月期中考试卷及答案.pdf
- 2025年高考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第五课到第九课).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