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的天人关系论.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唐的天人关系论,早唐和中唐的区别,藩镇割据的中唐历史,早唐与中唐的区别,克拉恋人中唐嫣背的包,李贺是中唐什么的代表,李贺是中唐的代表,医院的中唐检查流程,上海做中唐的医院,中唐刺青的首席文身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中唐的天人关系论 赵 俊   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关系 ,批判了天人感应说的荒谬 , 弥补了天人不相预说的漏洞 ,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 ,并以这种观念观察历 史 ,力求扫除神学迷雾 ,也得出一些较为进步的认识 ,为 自古以来的天人关系之 争作了一个较为圆满的总结 。 天人关系论 ,是中国古代思想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基本论题 。先秦百家争鸣时就有天人之 辩 ,荀子主张“明天人之分”。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唐以前历代天人论 大致不出此二途 。佛 、道二教兴盛以后 ,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新概念 、新命题的讨论 ,儒学思想却 因缺少新意而呈衰微状 ,天人论也颇受冷落 。韩愈 、柳宗元 、刘禹锡生当中唐 ———中国封建社 会重要的转折时期 ,试图通过复兴儒家思想来挽救社会危机 。他们所展开的对天人关系的热 烈探讨 ,就是旨在恢复 、充实儒家固有思想体系的一种努力 。他们的论述 ,在丰富天人论的层 次和内涵方面 ,是前无古人的。 一   天有没有意识 ? 天人感应存在吗 ? 这是中唐天人论所辩论的第一个层次的问题 。 韩愈似乎相信天命的存在 。他在《答陈生书》中说 : “盖君子病乎在己 ,而顺乎在天 。…… 所谓顺乎在天者 ,贵贱穷通之来 ,平吾心而随顺之 ,不以累其初 。”他在《与卫中行书》中又说 : “贤与不肖存乎己 ,贵与贱 、祸与福存乎天 ,名声善恶存乎人 。存乎己者 ,吾将勉之 ;存乎天 、存 乎人者 ,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 。”这是说 ,虽有天命 ,但人的主观努力也很重要 。君子不能放 任 自己听凭命运的安排 。或“贤”或“不肖”,取决于自己。由于“病乎在己”,属于自己努力范围 的 ,就不能放松努力 。至于贵贱祸福的命运和外间舆论的评价 ,就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了。 大约是受到某种刺激而说负气话 ,韩愈竟说天的意志是使善人遭祸 、恶人得福 ,这恰与传 统天命论的天从人意 、赏善罚恶说法相反 。他说 :   人之坏元气阴阳也亦滋甚 :垦田原 ,伐山林 ,凿泉以井饮 , 墓以送死 ,而又穴为偃溲 ,筑为墙 垣城郭台榭观游 ,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燧木以燔 ,革金以熔 ,陶甄琢磨 ,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 , 悻悻冲冲 ,攻残败挠而未尝息 ;其为祸元气阴阳也 ,不甚于虫之所为乎 ?   吾意 :有能残斯人 ,使 日薄岁削 ,祸元气阴阳者滋少 ,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 ;繁而息之者 ,天地 ① 之仇也 。 ① 《天说》。 —25 — 照韩愈的推论 ,天的意志应该是不使元气阴阳遭到破坏 ,而人们的耕耘 、砍伐 、打井 、掘墓 、建 筑 、制陶 ……等活动 ,使得天地万物不能自然生长 ,面 目全非 。所以,残害民众生产生活的恶人 是有功于天 ,天就要奖赏他们 ;而保护民众生产生活的善人则是天的仇敌 ,天就要处罚他们 。 “残民者昌,佑民者殃”,这就是说 ,天意是恶的 ,残害民众的行为是符合天意的。 这种不可思议的怪论竟出自一代大家之口,其中必有衷曲怨愤 。联系到他的生平行事就 可知上述议论不会是出于他的本心 ,是有意作偏激之语 ,是正话反说 。韩愈早年刻苦求学 ,31 岁始任官职 , 由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耿直敢言 ,上表述天旱人饥和宫市之弊 ,被贬为连州阳山 令 ,后改任江陵府法曹参军 。赦还后 ,任国子博士 、刑部侍郎。又因上表切谏宪宗迎佛骨 ,再贬 为潮州刺史 ……。他为民请命 ,为君尽忠 ,却连遭打击 ,坎坷不断 。相比之下 ,阿谀奸佞之徒却 活得相当得意 。在黑暗的、是非善恶颠倒的社会中 ,人们发出“天意何在 ?”的悲愤之声 ,不满 “天”,诅咒“天”,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反应 。遗憾的是 ,历来有不少学者根据前述韩愈之言批 驳韩愈观点之谬 ,痛快可谓痛快 ,只怕是未着边际。 柳宗元就认为 ,韩愈可能是出于某种激愤情绪才讲这些话的 ,因为现实中确有不少好人遭 祸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