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提纲) .doc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提纲) 绪论 中国语言学史是属于学术史性质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要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渊源、流派,探索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历史上产生的语言学著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从而促进我国语言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语言学”的概念中、西方有何不同? ※(3)什么是语言学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为现代语言学史进行分期?其标志是什么? (5)何九盈认为,“中国语言学一直未能登上最高峰”“中国没有产生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家,也没有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语言理论著作”。你对这个问题如何看? 第一章 现代语文运动 概况 ※1、现代语文运动 是指清末开始出现的白话文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等三大语文运动。三者均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其共同点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文化的需要,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调整、变革,必须向现代化迈进。 三大语文运动的意义:不仅在宏观上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提出了许多新鲜的课题,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题: ※(1)什么是“现代语文运动”?其深远意义是什么? (2)现代语文运动提出了哪些历史性课题? 第一节 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 ※现代书面汉语的形成是白话文运动的成果。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 一、晚清白话文运动(19世纪末) 1、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先驱 随着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书面语改革的潮流。先驱者为黄遵宪、裘廷梁、陈荣衮。 黄遵宪(字公度,1848-1905):注意到了中国的口语和书面语脱节的问题。指出:“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主张“言文合一”,在早年的诗歌中提出了“我手写吾口”的口号,预言中国的书面语言将发生变化。 裘廷梁(1857-1943),任《无锡白话报》,并发表《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他认为,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惟有普及教育、开发民智,才是挽救国家之良方;而阻碍教育的普及和民智的开发的罪魁祸首则是文言。指出:“文与言判然为二,一人之身,而手口异国,实为两千年来文字一大厄。”他明确地提出了“重白话废文言”的主张。 陈荣衮(1862-1922),教育革新家。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归国后,在澳门创办蒙学书塾,废止读经,自编白话教科书。1899年发表《论报章宜改用浅说》,以发挥报纸的宣传作用。提出改用通俗语、白话文写报纸文章。 ※2、晚清白话文运动的主要功绩和局限 动摇了文言文的正宗地位,为白话文的登台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局限有二:第一,没有把废文言与反封建结合起来;第二,崇白话还停留在造舆论阶段,没有产生像样的白话文作品。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 1、发起时间及主要先驱人物 发起与1917年。主要先驱人物有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 胡适: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序幕。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 鲁迅:1918.5,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发表于《新青年》。以改良文学的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一反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文章提出了8条改良原则: “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之呻吟;五、须去滥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 ※3、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 1917年2月《新青年》。该文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运动的深化。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主张进行书面语的革新: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深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4、五四白话文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 使现代汉语书面语正式登台,并被官方承认为合法的书面语言。1920年,教育部明令国民学校的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并废止原来的文言教科书。 三、大众语运动 1、“大众语”一词的提出 围绕白话文的标准展开。上海陈子展1934年发表《文言——白话——大众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语”一词。认为:文白之争已经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要提出比白话更进一步,“提倡大众语文学”。他指出,目前的白话只是“知识分子一个阶层的东西,还不是普通大众所需要的”“大众的语言”。 2、“大众语”的标准 陈子展:“所谓大众语,包括大众说得出、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文字。” 陈望道在6月19日发表的《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中,对大众语的标准作了补充:“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的顺手、看得明白”,才能说是“大众语”。 3、文白论战与“三种统一” 1934年5月在南京、上海展开了大规模的文白之战。193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