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死教育核心議題 與 臨終照顧 趙可式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生死教育核心議題 教育目標:學生在學習此門課程後能夠 1. 認知成熟的死亡概念 2. 從各文化及宗教的生死觀之認識中形成自我的死亡信念 3. 認知善生與善終之連續性關係,因而調整人生觀 4. 體會「他死→你死→我死」的情意改變,並悟出生死大事對整體生命的影響 5. 學習初步陪伴臨終病患及其家屬的技術 6. 學習初步哀傷輔導的技術 ? 核心議題 教學內容 時數 1. 成熟的死亡概念……………………………………………….…2 2. 各文化的生死觀:中國先民、其他古老文化(包括死後生命)………2 3. 各宗教的死亡觀:基督宗教、佛教、道教(包括死後生命)…………4 4. 善生與善終……………………………………………………….2 5. 他死—與我不相干者之死亡:戰爭、災難、人禍、媒體等……….2 6. 你死—我的摯愛與至親之死亡…………………………….……2 7. 我死—面對我自己的死亡之省思及體悟……………….………2 8. 自殺心理與防治….………………………………………………2 9. 死亡專題探討(安樂死、墮胎、器官捐贈等)…………….…2 10.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4 11. 哀傷反應與哀傷輔導……………………….………………..…4 12. 喪葬文化及習俗與生死…………………………….…………2 其他活動: 臨終與死亡的體驗活動,電影…………………….….4 ?? 其他可由教師自由運用者2小時 總時數:36 一、成熟的死亡概念 1.成熟的「死亡」概念之四個要素(1): 1). 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死亡是永久性的,最後的,不可能再回復的。 2). 普遍性(universality): 可以區辨有生物與無生物之分別,所有的生物皆會死亡,所有的人有一天皆會死,包括我。 1.成熟的「死亡」概念之四個要素(2): 3). 功能停止(nonfunctionality): 死亡時所有的身體功能皆會停止。 4). 因果性(causality) 死亡是有原因的,人不會無緣無故死亡。原因可為外在及內在的原因。 1.成熟的「死亡」概念之四個要素(3): ★兒童死亡教育及向兒童解釋死亡的 重要性。 ★媒體、玩具對兒童產生的影響:如 電子機、卡通影片、殭屍及靈異影片。 ★?台灣喪葬習俗對兒童產生的影響。 2.兒童死亡概念的相關因素: 1). 兒童的智力:智力越高死亡概念越 早發展成熟。 2). 兒童的情緒:高張的焦慮會阻礙死 亡概念的發展。 3). 社會文化:如學校、媒體、社區 、宗教團體。 4). 家庭氣氛 5). 兒童的經驗 3. 與孩子討論死亡的指南:(1) 雖然大多數研究支持可以與孩子公開討論死亡,但仍需非常謹慎,以免造成傷害。Spinetta(1981)寫給醫療人員一份指南,Adams(1984)寫給父母一份指南,現合併成7項建議如下: 1). 讓孩子採第一步: 勿太魯莽地與孩子談死亡,讓孩子領導話題,他會選擇合適的時間發難。按孩子的時間及廣度、深度來作溝通。 3. 與孩子討論死亡的指南:(2) 2). 不要用隱射的語句,用直接且清楚的描寫。例如不要說:「他長眠了」、「走了」等等,會讓孩子更加混淆。 3). 需先完整地了解孩子的生命史,協助他找到意義與有「完成的感覺」,並且使他們知道其生命對他的家人及社會是重要的,有影響的。 3. 與孩子討論死亡的指南:(3) 4). 向他保證會盡量減輕他的痛苦,會持續地照顧他及恆久地愛他,並尊重他的意見,所有的決定都會包括他在內。 5).向他保證無論大人或小孩,每個人面對死亡時都可能會有各種情緒,他有權力也有自由疏導這些情緒。 3. 與孩子討論死亡的指南:(4) 6). 敏覺到孩子何時需要獨處,何時需要分享。不可強迫他談論死亡的話題。有時給予希望可能是恰當的。因為無論大人與小孩,都可能心存矛盾,一方面認知死亡已臨近,另方面又懷著希望能活得更久,這是健康的心態。 3. 與孩子討論死亡的指南:(5) 7). 與孩子溝通的目標是為了答覆他的需要。孩子不一定需要對死亡有成熟的概念。但是若孩子對死亡有誤解、幻想、迷思、或恐懼,適宜的溝通將可使他更安然地渡過臨終期。對孩子要第一以孩子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