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孢菇秋季出菇栽培管理技术.doc
双孢菇秋季出菇栽培管理技术
双孢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别名口蘑、圆蘑菇、洋蘑菇、双孢蘑菇、白蘑菇。双孢菇菌肉肥嫩,含有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种氨基酸类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 g干菇中含蛋白质36~40 g、脂肪3.6 g、碳水化合物31.2 g、磷718 mg、铁188.5 m g、钙131 m g、粗纤维6 g,此外还含有VB1、VB2、VC、尼克酸等,由于它的营养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称。
1 双孢菇的特点双孢菇子实体多单生,外形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短直,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印褐色。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菌丝爬土能力中等偏强,成菇率高,菇体不易脱柄。双孢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2 ℃,适宜温度为24~28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24 ℃,适宜温度为14~20 ℃,生长期间需要较弱的散射光及和缓的通风。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
2 双孢菇棚室建造
2.1 地点选择菇房选址要求2.5 km以内无“三废”排放工厂,离主干公路100 m以上,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开阔,环境清洁,土壤、水质都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要求,远离鸡棚、畜舍、仓库及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方位以坐北朝南(东西向延伸)为好。
2.2 菇房建造技术一般菇房建筑面积以160~300 m2为宜,从地面到屋顶高4~6 m,菇房宽8~10 m(以9 m为宜),长20~30 m。双孢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新鲜空气依靠菇房通风进行控制和调节,空气应在菇房中缓慢扩散,对流而过,不留死角,能够“吃得进、排得出”,以保证双孢菇的生长发育。设置通风口时,一般每条走道两端可开上、中、下3道窗,窗的规格为40 cm×46 cm;也可开5道通风窗,窗的规格为25 cm×50 cm。每条走道中间的屋顶上设置1只拔风筒,直径25~30 cm。双孢菇层架排列的方向应和菇房的方向垂直,一架分若干层,排列密度要适宜,过密或过稀均不利于双孢菇生长。一般层间距为55~60 cm,排列5~8层,底层离地面15~20 cm,架与架之间间隔60~70 cm,床面宽1.2~1.5 m。层架可选用钢筋水泥、或轻钢板材、或竹木等材料建造,前两者造价高,使用年限长;竹木造价低,使用年限短,建造方便。
3 栽培技术
山西等地利用自然温度栽培双孢菇,一般1年栽培1次,即秋季栽培—秋季出菇—越冬管理—春季出菇。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秋季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
3.1 培养料堆制与发酵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带开阔、排灌方便、靠近菇棚、远离鸡栏牛棚且最好是水泥地面的场所。一般100 m2的栽培面积需要料堆长10 m左右、宽2.2~2.5 m、高1.6 m左右。
3.2 培养料配方以100 m2栽培面积计算,需要玉米芯或稻草2 200 kg、牛粪1 800 kg、尿素25 kg、石膏30 kg、磷肥17.5 kg、石灰75 kg。
3.3 前发酵技术1次培养料发酵一般堆制22 d左右,翻堆3次,主要包括发酵料的预湿、建堆、翻堆等技术环节。
3.3.1 草料预湿为了使稻草、玉米芯和牛粪等充分吸水,建堆前3 d要进行预湿。预湿方法为:在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面上把粉碎后的玉米芯或稻草铺在底层,上面盖牛粪,根据场地大小堆制成约1.0 m高、长宽不限的大堆,每天在上面淋pH 8.5左右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以使料充分湿透。
3.3.2 建堆建堆前将场地打扫干净,先铺1层约30 cm厚的草料,堆宽2.5 m,长约10 m,然后在上面铺1层粪,以盖没住草料层为度,粪上再铺1层30 cm厚的草料,上面再撒1层粪,依此顺序向上堆叠,直到料堆高达1.5~1.6 m,最上面盖1层粪,如有人畜尿,可代替水在上层浇入。饼肥和尿素一般在堆料中间3~6层时加入,上下两头不加,以利充分发酵和吸收。铺料时如草料较干,可适当喷水调湿。注意料堆四周应垂直、整齐,以利于保持堆内温度,促进嗜热微生物的繁殖。堆料顶部做成弧形,堆顶覆盖草帘防日晒。堆中间每平方米应插入直径12~15 cm的木棒等物3~5根,以利于通气,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下雨时盖薄膜,防止雨水淋入料内,雨后及时揭膜,以利通气。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如果达不到,应及早查明原因并及时补救。
3.3.3 翻堆翻堆的具体时间由料内的温度变化来决定,当料温升到70 ℃以上不再上升、保持1~2 d有下降的趋势时,立即进行翻堆,共翻堆3次。翻堆的原则是上下内外交替,但由于玉米芯比较碎,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第1次翻堆加适量复合肥、过磷酸钙,并将玉米芯的含水量控制在65%~ 70%。第2次翻堆加适量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将宽度改为2 m,高度不变,长度自定,适当补水。如遇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文化专题练习及答案.doc
- 北京湾的形成.doc
- 北京火车站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pdf
- 北京现阶段中低收入住宅供求矛盾的调研.pdf
- 北京用股权基金方式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问题.doc
- 北京秋季气溶胶化学成分的高分辨率观测及来源分析.pdf
- 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 北太平洋宽吻海豚正常生理指标数值的算法.pdf
- 北太平洋海温与江淮流域汛期水量丰枯关系研究(定稿).doc
- 北师大版一年级生字表.xls
- 4.2特异性免疫——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含答案).docx
-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测试(含答案).docx
-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测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
- 登高实用专题教育课件.pptx
- 古罗马文化资料汇总.pptx
- 2022~2023保育员考试题库及答案第164期.pdf
- 2023年度工作计划表模板(5篇).pdf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专题训练:求阴影部分的面积.pdf
- 产品代理授权委托书范本(优秀范文五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