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重点】广外汉硕分数线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重要笔记二十.pdfVIP

【复习重点】广外汉硕分数线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重要笔记二十.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重点】广外汉硕分数线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重要笔记二十.pdf

【复习重点】广外汉硕分数线-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笔记二十 第十章 典籍藏书 1.中国古代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和刻印本,甚至还包括石刻 书籍。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 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每根竹片叫 “简”,我们习惯 上称为 “竹简”。连接起来的竹片,就称为简册。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 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叫 “韦编”,所以成语有 “韦编三绝”。这种简册 大约在商周时代已经出现。 2.古文经指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著作。汲冢古书 指晋武帝时在今河南省卫辉市魏襄王墓中发现的数十车竹简,其中有今天所见的 《竹书纪年》和 《穆天子传》等。这两次发现都是战国简册。1972年在山东省临 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竹简,其中有 《尉缭子》、《孙子兵法》、《孙膑兵 法》等重要兵书。1996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走马楼发现了三国孙吴竹木纪年简牍数 万片,对研究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我国 近几十年来在古典文书方面数量最多、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3.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不但出土了一批帛书,如 《老子》、《易 经》、《战国策》等,而且还有绘在帛上的三幅驻军分布图,这是迄今为止所见 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 4.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时已经出现了,但简册和帛书同时存在,而且还是 主要的书籍形式。到了三国时代,随着造纸术的改进和纸张的大量出现,纸写本 才取代简册和帛书,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 5.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 《三国志》残卷。 6.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和1954年在四川 省成都市出土的唐代《陀罗尼经咒》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7.中国古籍的最大特点就是包罗丰富和经典第一。前者是面,后者是点。前者 是指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军事、经济、农学、 医学、烹调及历代典章制度等,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表明了中国人在各个 领域的探索和贡献。后者是指儒家著作在所有典籍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指儒家 著作及研究和解释性的著作数量很多。延续至今的古籍分类法依然是经、史、子、 集四部。历代对经书的研究,产生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经学。因此,经学为尊,众 学为从;经学为纲,众学为目,构成了中国近两千年的藏书特色和治学原则。 8.“十三经”之名是在明代时出现的,指 《礼记》、《周礼》、《仪礼》、《左 传》、《公羊传》、《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 《尔雅》、《孝经》、《孟子》。《孟子》是宋代时被列为经书的。 9.汉代以 《周易》、《诗经》、《尚书》、《仪礼》、《春秋》为五经,刻 立于太学,以昭示在校学习的学生,由此开创了我国石刻经书的传统。 10.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是唐时刻的开成石经。乾隆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 石刻经书,由蒋蘅所书。 11.从运用的体裁来看,史书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三大类。从其 记述的内容看,又可分为正史、实录、制度史、杂史和传记等类。 12.编年体史书以 《春秋》(鲁国史)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 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关 《春 秋》的注释和阐述有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三种。 《春秋》一书记 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下至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合计242年的鲁国 历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一直到公元959年 (宋朝 建立),共计1362年。体例为编年体的史书还有宋代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清代毕沅的 《续资治通鉴》、明末清初的谈迁所写的明代编年史 《国榷》、清代 陈鹤的《明纪》、清代夏燮的《明通鉴》等。 13.司马迁的 《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此后历代相沿,成为我国记载正史 的主要体裁。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史记》首 创 “本纪” (记述帝王事迹)、“年表” (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世 家” (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书” (记述典章制度, 《汉书》以后改称 “志”)、“列传”(记述其他历史人物)。全书从黄帝写到汉武帝,分为十二 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4.“二十四史”:西汉司马迁的 《史记》,东汉班固 《汉书》,南朝宋范晔 《后 汉书》,晋代陈寿的 《三国志》,唐代房玄龄等人的 《晋书》,南朝沈约的 《宋 书》,南朝萧子显的 《南齐书》,唐代姚思廉的 《梁书》、 《陈书》,北朝魏收 的 《魏书》,唐代李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