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史古街.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漳州历史古街,漳州古街,漳州明清古街,漳州古街文化保护,漳州历史,漳州明清历史街区,漳州历史天气,漳州家乡历史,漳州历史名人,漳州历史文化

漳州,留给我脑海中模糊的概念是“漳州水仙花”。 到达漳州已是傍晚,投宿放下背囊,上街吃晚饭顺便转一圈。一直逛到新华南路,借用漳州战备大桥栏杆作支架,用慢门拍下了这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997年重建的“威镇阁”。 五名山两秀水 城外风烟连海峤 真七儒三及第 漳州文献甲闽瓯 寂静夜 人声稀 灯影疏 遥无几 第二天早上,来到一家卤面店,试试漳州本地卤面,面是预先煮好盛放在碗,要时便添加上羹汤和其它配料。 卤面汤料子有瘦肉片、虾仁、香菇等,我不爱吃辣,吃时只添上脆炸蒜茸、芫茜。 漳州卤面羹汤稠 香菇虾仁肉片有 添上芫茜蒜茸香 吃完一碗嫌不够 位于修文西路的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 当我到时,刚好开门,我便成为当天第一位游客。 文庙面积2600平方,有仪门、戟门、两庑、丹墀、祭台和大成殿,大成殿保留着闽南明代木结构建筑特点。 东清桥:修文东路中段,建于唐元和十年(816年),建成时适逢本龙溪县周匡物首中进士,称桥为“名第桥”,明万历年间桥北建观音庙,改称“东清桥”,因与城西西桥亭遥遥相对,民间俗称“东桥亭”,为“三清桥”之一。今桥、庙保存完好,庙为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清桥:修文西路西端,建于唐元和十年(816年),古称“登仙桥”,后改为“西清桥”,民间俗称“西桥亭”,为“三清桥”之一。桥北建观音庙,清光绪三十一年(1095年)亭被洪水冲毁,庙坍塌,民国24年(1935年)重建,1993年重修。今亭遗址仍存,桥已成为路面。 龙眼营,从清代到现在已300多年了,“龙眼营”可谓是漳州最古老的地名。 从修文路进入龙眼营,约行走200多米,便是通元庙。 心融妙理虚空小 道契真如法界宽 通元庙旁立有一石碑: 侍王府 原通元庙 始建于明代。后进二层楼房,为清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僧慧照建。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十月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攻克漳州,曾住于此。 青年路,还完好地保留着昔日的旧貌。骑楼、木板障门面、麻石铺砌的街道。 漳州历史文代街区导游图 “府埕”位于始兴北路,也是早时漳州知府衙门前的一个宽敞的“埕仔” “府埕”两边的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带有南洋建筑风格。 台湾路,“中西合璧”建筑风貌而闻名遐迩。 徘徊古与今之间,历史与现实交错,老字号招牌,店铺的物品琳琅满目,鞋铺、服装铺、杂货铺、药铺等等。繁华不再,没了沿街的叫卖声声。这只有着台湾路的传说。 每栋房屋都在讲述历史的故事 每扇门窗都可成为历史的追思 别俱特色的中西合璧装饰门面 芳华南路拐角处 石牌坊位于香港路双门顶。 双门顶的两座:一是“尚书探花”坊,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嘉靖年间探花、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而立,正楼的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书“尚书”、“探花”。一是“三世宰贰”坊,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亲、祖父而立,正楼的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书“三世宰贰”、“两京敭历”。两坊之间相距28.5米。 热闹昔时 宁静当天 一阙残坊细诉着历史故事。 伽蓝庙——全国最小的空中庙宇,约3平方米面积。建在小巷口的楼顶上。 匾上“伽蓝庙”字体筋骨劲健,落款是董其昌,应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吧? 几尺空间 一尊伽蓝 金玉满堂 功德圆满 天益寿药店位于台湾路,有15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漳州的百年老店,载入“中华老字号药店”。不过今天看来,老店似是风光不在,有点冷清。 始兴南路,是漳州现存唯一的石板古马道。 (完结篇) 此漳州之游谨属“跑马观花,自不全面。错漏有余,善者督正”。 穿过窄窄的徐厝巷,眼前豁然一亮,巷后面是别具闽南风格的民居建筑。 徐厝巷7号的徐氏家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台湾徐氏后裔的祖厝。 放大图片:可看到屋脊上的瓦片造工精细,瓦边也有花纹。 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这是一家个人书法工作室。 虽经风雨洗 依旧面貌全 人闲种花草 心静养盆景 菊香苑内无菊香 只有几盆烂瓦缸 同志您好虽老土 但觉亲切情有道 漳州中山公园,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立着的战士手执长枪、背上斗笠,闽南特色浓郁。 立于一旁,聆听一老年芗剧演唱队的自娱自乐,虽听不懂闽南话唱什么歌仔戏,但: 曲韵无界限 只需是知音 不妨哼几句 走调又失韵 国父中山,长衫马掛,左执礼帽,右扶士的,气宇轩昂。 天下为公 孙中山铜像建设铭记 中山公园建设于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初称漳州第一公园,为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主政漳州兴建。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何应钦率北伐军入漳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增建中山纪念台并易名中山公园,此后又多次改建扩建,二零零售八年,公园再次整治改建时采纳社会贤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