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论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及其保护 诸国本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过重大 贡献,今天仍然是中国人民广泛应用的卫生资源。中医学不是单纯的医疗手段和药 物知识,而是深深植根于国人生活之中的生命知识和养生文化。中国历史上有过许 多创造发明,有的因技术过于陈旧而自然淘汰,有的因另有创新被取而代之。而中 一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一论文集一撒 医学几千年来经典依旧,本草日繁,一脉相承。据不完全统计,1911年以前的古典 医籍达13000余种。可是近百年来,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屡遭批判,工业化、现代 化、国际化、全球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数届卫生行政当局力主西医,中医学在 激烈竞争中受到严重挤压,当代虽有“中西医并重”的大政方针,但中医学实际上 仍身陷困境,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充分发挥”和医药卫生现行法规的严重 梗阻形成尖锐矛盾。中医学本身的学术价值、文化特征和濒危状态,使它进入了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 一、中医学的文化身份与文化意识 中医学历史悠久,其理论核心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药物的四气 五味.诊断的四诊八纲,都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和指引。阴阳的概念来自易》。 易·系辞》日:“阴阳不测之谓神。”①其注释是:“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 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神也0”⑦古人以阴阳解释万物化生,凡天地、日 ①高亨著:周易大传今注卷五.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514页。 ②(魏)王弼洼.(唐)孔颖达琉: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319页。 月、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皆分属阴阳。中医特别重视阴阳,阴阳是“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总纲。《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诊断疾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绝。”“五行”的概念来自《尚书·洪范》,“五”是指自然界五类基本物质木、火、 土、金、水,“行”是指运动变化。有些中医教科书仅仅把“五行”作为中医理论的 “说理工具”。其实,“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应是“天人相应”的实体化。中国 古代文化有儒道释三大要素,但从历史课程表来说,道最早;儒是到汉代董仲舒倡导 “独尊儒术”以后才张扬起来的;释本来是外来文化,自东汉时传人后,逐步中国化 而成为中国的文化要素之一。《内经》基本的养生思想是“天人相应”。“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 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 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 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基本上都属于道家思想。尽管黄老之学很深,但从人 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内经》的表述是最明确、最通俗的。中医讲阴阳平衡,过犹不 及,这一主导思想又与孔子的“中庸之道”相契合。特别是汉代以后,儒家学说大量 地引入中医理论,“医为仁术”,“四君子汤中和义”①,“六腑以通为用”⑦,“给病邪 以出路,勿闭门而留寇”④,“药毋贪功,衰其大半而止”。这一切都与儒家思想有所 关联。魏晋以后,释家的四大说、五蕴说、缘起论引人中医理论,慈悲、清心、静 ①参见“四君子汤”的汤头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 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这其中的“参术”指的是人参和白术,与茯 苓、甘草并称为“四君子”。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⑦引自(明)盛寅著述《医经秘旨下卷。六腑以通为用.一方面是病理情况下六腑易失于通 畅.六腑是相互连接的。每个腑都必须保持“泻而不满”的特性。及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通 畅。一方面是生理上六腑功能正常,与脏腑互相作用.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③中医里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机能称为“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