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时期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及特征——以辽朝的物质文明为中心.pdfVIP

辽朝时期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及特征——以辽朝的物质文明为中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朝时期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及其特征 一一以辽朝的物质文明为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德忠 唐末五代,在塞北草原上兴起的契丹族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人而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与汉 族、渤海族等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辽朝包括物质机文明在内的全部文明是 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和融合的产物,彰显了中华文明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进一步丰 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而且奠定了后来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从辽朝时期物质文 明的视角,对于l卜13世界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及其特征进行考察。 一、社会生产诸领域的技术进步 以辽朝全盛时期的疆域来看,其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可谓千差万别。契丹族兴起的潢河 和西拉沐伦流域,是金山(今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也是蒙古向辽河平原的过渡 地带,分布有广袤的森林和草原,历来是北方游牧民族从事牧业生产的天然牧j豕又具备农 业开发的良好条件。畜牧业和渔猎业是契丹等游牧民族谋取生活资料的最重要手段,所谓“契 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仰湮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可见畜牧 业及狩猎业生产在契丹族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辽朝时期,牧业生产已经摆脱了原始粗放的方式,契丹族牧民积累十分丰富的生产经验, 以牧马为例,北宋出使辽朝的苏颂在他诗和注中留下了这方面的宝贵记录:“契丹马群,动 以干数,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绊,有役则驱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 不困乏。彼谚云:‘一分喂,十分骑’……视马之形,皆不中相法,蹄毛皆不剪剃,云马遂 性则滋生益繁,此养马法也”。∞ 牧业生产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极大制约,辽朝使臣萧庆对北宋官员说:“契丹中马有 熟,有不熟时,一如南朝养蚕也”。“有雪而才露出草一寸许,如此则牛马大熟,盖契丹视此 为丰凶”。@可见,畜牧业尽管是强烈受制于自然条件的生产部门,契丹族牧民还是能够依靠 积累的经验,对于畜牧生产的前景作出预判,进而对生产活动或预防灾害提前进行安排。 辽朝的牧业生产中以放牧羊、马为大宗,而以牧马最重要。马匹不仅为契丹族提供生产 动力、代步工具以及各种畜产品以供日用,而且事关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因此,除了民间 牧马外,国家还设置群牧机构,划出大片草场从事养马,从朝廷到各群牧司都有专门的官员 主持,国家还对群牧司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制度以保障养马业的生产效率。 在契丹族之外,通过战争虏获或自发流徙进入草原的汉族、渤海族等民族,也有部分人 口从事牧业生产,“蕃汉人户亦以牧养多少为高下”。回显然不是指所有的“蕃汉人户”,而只 是指其中的部分人口。 辽朝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因时因地的不平衡情形十分突出,就总体而言,东京道、南 京道、西京道所属地区虽然有气候、环境的原因,农业生产的水平也各有参差,但以农业经 济在全部社会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比较契丹族地区保持了比较高的水 平。从契丹族本身来说,农业的发生比较同为游牧民族的奚族来说要晚一些,在耶律阿保机 的祖父匀德实担任为大迭烈府夷离堇时,他“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仲父述澜 回‘辽史》卷59《食货志上》。 。苏颂《魏公集》卷13《契丹马》诗注。 固范镇《东斋纪事》卷5。 勘苏颂《魏公集》卷13‘契丹马》诗注。 133 为于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尝以户口滋繁, 幺L辖疏远,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程以树艺,诸部效之”。∞此时契丹族农业生产的水平肯定还 是相当原始粗放的,分布也是局部的,但这些从事农耕的劳动人手属于契丹族是肯定的。至 阿保机时代,有关契丹族农业生产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915年,阿保机迫于契丹诸部的压 力,退下部落联盟可汗之位时,提出:“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 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 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o值 得注意的是阿保机时期农业生产中已经有了数量众多的汉族人口,这些汉族人口,有的是契 丹军队南下中原掳掠而来,有的是中原汉族不堪忍受河北地区藩镇的残暴而自发流入契丹地 区的。辽朝灭亡渤海前后,又强制迁徙了大量渤海人口进入契丹地区。汉族及渤海人口的到 来,成为推动契丹地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重要力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