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中国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doc

提升中国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 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前言 危机之中怎么走出危机,危机以后能不能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实体经济能否有一个持续的增长,这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想谈一个问题,就是提升中国产业的中高端竞争力。实际上是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产业还想发展,还想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空间在什么地方,是想回答这么一个问题。 一、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三个重要约束 (一)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将削弱中国产业已有的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应该是说从2001年下半年这一轮的增长已经相当明显,地涨价,水涨价,原材料涨价,人涨价,生产要素都在涨价,要素成本提高以后,你靠什么盈利呢?我们低成本优势实际上在被削弱,你的盈利在什么地方?要靠技术进步。但是我们技术进步这个方面我们的空间我们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所以中国经济实际上面临一个很大的转型。 最近危机以后原材料价格回落了,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又回升了,在可预期的将来,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土地等不可移动不可再生的这种要素价格的上升,最近北京有几条新闻,新的地王又出现了,不可避免。所以中国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特别是经济回暖以后,这个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二)国内以中低端优势为主的产业市场空间逐步缩小,仅仅靠数量扩张将难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我们以前的增长速度比较高,我们家电产品在世界上已经占到份额30%、40%、有些甚至是50%和60%,你还能增长这么多吗?数量扩张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但是你还想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靠什么呢? (三)危机后美国高消费模式的调整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形成中长期的结构性的制约 现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危机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危机过后就是由负增长转成正增长,现在看起来可能比我们预期快一点,但是要转到正增长就是要达到危机前的水平可能要相当长的过程,那么进一步就是说你能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过去的美国的高消费模式,中国的高储蓄模式,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这种模式,由于美国的储蓄率的上升,消费率的下降,美国消费模式的改变一定会发生改变,中国海外市场的空间呢实际上已经在中长期结构性的改变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约束。 二、新的增长空间在于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 新的增长空间在什么地方呢?应该说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 我们曾经做过一些调查,我想出于很多企业啊,中国现在出口企业产品价值,如果说在纽约卖100块钱,中国企业出厂价能占多少,就是中国出厂的话能占多大的份额,甚至包括中国流通环节,在中国国内你的能有多少呢?能有10%、15%就不错了,相当一部分是8%,甚至5%左右。这么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非常小。我们朝什么地方扩张呢?能不能涨一涨,涨到20%、30%,就一倍两倍的扩张空间。刚才我说数量扩张非常困难,但是我们恰恰是往上走,空间就非常大。这个就是我们下一步提升一下空间了。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在这批产业,特别是我们以中低端的优势作为基础的,这一批产业有可能保持优势一段时间,但有些产业优势将会逐步被削弱。那么什么样的产业比如说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持久的竞争力,它一定占据了中高端,有系统集成的能力,他有关键的技术能够生产关键的部件,能够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潮流,一定是这样一些产业。所以只有你占据了中高端以后,才有持久的竞争力,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命题。 我们分析上面有一个逻辑,首先就是看这个事情不能就国内来看,要放在全球范围之内,要有全球视野,从全球分工结构来看。从国际上来讲是不是哪一个国家呢,所有产业都具有竞争力呢,肯定不是,他只有一定产业有竞争力。比如说美国,美国就是在IT产业的高端环节,美国的服务业,特别是美国的金融产业,我们现在讲美国金融业出问题了,实际上美国在这个行业最具优势,它才能撑起所谓的高消费的模式。日本、德国到目前为止机械制造业相当具有竞争力,当然有些国家的话可能成为原材料的或者说像原油这些初级产品的出口国。实际上在全球发展这样一个格局之下,每一个国家只能在为数不多的行业当中具有持久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所有的产业中间都想在中高端爬上去都想攀登上去有一个持久的竞争力,不可能,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我们必须有选择。那么选择的基础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已经有的,或者我们将来会有的一些优势要素,这里面有几点,因为这里面有经济学的常识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规模经济的问题,因为中国首先有市场上的规模经济,生产上的规模经济,研发设计能力,产业扩造条件,市场营销能力、品牌等等,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我们已有的中低端优势怎么办?这种优势还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刚刚我讲了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个趋势,可能持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话中国中低端产业还有一定的优势,我们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