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十沉积岩.ppt
碳酸盐岩1、碳酸盐岩的成分 ①化学成分 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MgO和CO2,其次有Si、Ti、Al、Fe、K、Na等的氧化物。 石灰岩中,CaO占42.6%,CO2占41.5%,次为MgO、SiO2。 白云岩中,CaO占30.4%,MgO占21.8%,CO2占47.8%。 碳酸盐岩的成分 碳酸盐的结构 ②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为碳酸盐矿物,其次为陆源碎屑和其它自生矿物。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为文石、低镁方解石、高Mg方解石、少量白云石。其中文石与高镁方解石为准稳定矿物,在成岩中逐渐变为方解石。 原生或准同生白云石属准稳定矿物,也逐渐变为有序性良好的白云石。 2、碳酸盐的结构 ①粒屑结构 ②生物骨架结构 ③泥晶结构 ④晶粒结构和残余结构 ①粒屑结构 ①粒屑结构—由颗粒、泥晶基质(灰泥杂基)、亮晶胶结物和孔隙构成的碳酸盐结构。经过波痕和流水作用搬运沉积形成的碳酸盐岩常具有粒屑结构。粒屑结构的组成有: Ⅰ、颗粒—分为盆外与盆内,常见有: (Ⅰ)鲕粒—呈球—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数圈规则的同心纹层围绕一个核心组成,其核心常是一个碳酸盐颗粒或陆源碎屑。 鲕粒直径小于2mm,大于2mm称为豆粒。 鲕粒与豆粒形成于动荡的波浪、潮汐作用环境。 常见鲕粒类型有: 单鲕—有一个核心; 表鲕—包壳纹层厚远小于核心半径。(薄皮鲕) 复鲕—几个小鲕粒组成一个核心; 空心鲕—核心、破溶蚀 单晶鲕—核心为单晶 多晶鲕—核心为多个晶体组成 放射鲕—晶体呈放射状 变形鲕—鲕粒发生变形 (Ⅱ)球粒(团粒)——粉砂级大小、不具内部结构的球形或卵形的、富含有机质的混晶碳酸盐颗粒,呈暗色,常呈集合体出现。 形成于局限环境如泻湖、潮坪。球粒多为生物粪团粒。 (Ⅲ)团块——几个碳酸盐颗粒被灰泥或藻类粘结在一起形成的。亦叫葡萄石。 (Ⅳ)内碎屑——盆内弱固结或半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被剥蚀破碎,经过再次沉积形成的碎屑。例竹叶状灰岩。 (Ⅴ)生物碎屑——生物骨架或骨格碎片。成分有钙质、磷质或硅质。 (Ⅵ)核形石——非同心状的藻类泥晶纹层围绕一个固体核心形成的形状不规则,富含有机质的颗粒。其形成是藻类在核心表面生长形成的。 插图4 生物碎屑结构 插图20 竹叶状灰岩 Ⅱ、灰泥——微晶方解石,由低于0.004mm的碳酸盐颗粒组成的。 成因:(Ⅰ)化学学积;(Ⅱ)机械成因或生物作用。 Ⅲ、胶结物——碎屑之间的碳酸盐晶体,一般大于0.004mm。 成因:(Ⅰ)化学沉积;(Ⅱ)灰泥重结晶。 ②生物骨架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造架生物、粘结生物与充填孔隙的颗粒、灰泥与亮晶胶结物构成。 具有生物骨架结构的岩石有: Ⅰ、骨架岩——灰泥杂基、胶结物、生物碎屑等充填在群体生物骨架之间,形成抗流生态礁。如礁灰岩。 Ⅱ、障积岩——原地生长的枝状生物阻挡灰泥堆积形成的生物丘或灰尼丘。抗浪差。 Ⅲ、粘结岩——葡萄生长的生物捕捉、粘结大量灰泥杂基形成的碳酸盐岩。 ③泥晶结构 泥晶结构—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形成的碳酸盐岩,形成于低能环境。 ④晶粒结构和残余结构 石灰岩经过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交代作用),可形成明显的晶粒结构,同时出现各种残余结构。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与命名 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2、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 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依据岩石中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碳酸盐岩的类型有: ①石灰岩与白云岩 石灰岩 含白云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 灰质白云岩 含灰质白云岩 白云岩 ②碳酸盐岩与泥岩 碳酸盐岩 含泥碳酸盐岩 泥质碳酸盐岩 碳酸盐质泥岩 含碳酸盐质泥岩 泥岩 2、白云岩 按成因,白云岩分为原白云岩和次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两类。 ①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 ②次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 ①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 即原生沉淀的白云岩或准同生阶段交代(白云石交代方解石)形成的白云岩。其特点如下: Ⅰ、结晶均一,细粉晶至泥晶。 Ⅱ、纹层发育,具有干裂、鸟眼、盐岩假晶、叠层构造,没有残余结构。(出露标志明显) Ⅲ、不含生物化石。 Ⅳ、常与蒸发岩、红层、石灰岩共生。 Ⅴ、层位稳定,区域上可进行对比。 Ⅵ、一般是潮上带毛细管作用的产物。 ②次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 即石灰岩经过成岩期的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具有以下特点: Ⅰ、晶体粗大,晶形好,呈糖粒状,透明 Ⅱ、岩性不均一,常呈斑块状、条带状,常见残余结构。 Ⅲ、常见环带构造。 Ⅳ、可以含化石。 Ⅴ、常与石灰岩共生。 Ⅵ、有一定层位,但不稳定,横向变化快。 Ⅶ、可形成于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 一、硅质岩 1、硅质岩:即由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某些化学作用形成的富含SiO2的岩石。 矿物成分主要为蛋白石、玉髓和石英,次外有少量粘土、铁质、碳酸盐矿物。 2、硅质岩的主要类型 ①硅藻土—主要由硅藻遗体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太阳能光电系统.ppt
- 太阳能制冷中高温技术.doc
- 太阳能制氢技术展望.doc
- 太阳能制热空调系统.doc
- 太阳能十大品牌.doc
- 太阳能双轴跟踪器.doc
- 太阳能发电公司介绍.doc
- 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doc
- 太阳能发电设备公司.doc
- 太阳能可控温度热水器.ppt
- 《GB/T 32151.42-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42部分:铜冶炼企业》.pdf
- GB/T 32151.42-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42部分:铜冶炼企业.pdf
- GB/T 38048.6-2024表面清洁器具 第6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湿式硬地面清洁器具 性能测试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8048.6-2024表面清洁器具 第6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湿式硬地面清洁器具 性能测试方法.pdf
- 《GB/T 38048.6-2024表面清洁器具 第6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湿式硬地面清洁器具 性能测试方法》.pdf
- 《GB/T 18238.2-2024网络安全技术 杂凑函数 第2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杂凑函数》.pdf
- GB/T 18238.2-2024网络安全技术 杂凑函数 第2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杂凑函数.pdf
- 《GB/T 17215.686-2024电测量数据交换 DLMS/COSEM组件 第86部分:社区网络高速PLCISO/IEC 12139-1配置》.pdf
- GB/T 13542.4-2024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4部分:聚酯薄膜.pdf
- 《GB/T 13542.4-2024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4部分:聚酯薄膜》.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