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闭和油气藏(新).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圈闭和油气藏(新).ppt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 (3)生物礁圈闭和油气藏 1、概念 ? 礁型圈闭:是指礁组合中具有良好孔、渗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礁型油气藏具有类似于古潜山油气藏的特征。但由于礁是属于一种特殊的沉积类型,沉积环境及礁的生长方式对礁型圈闭储层起主要的控制作用,许多学者主张把它作为单独一种地层油气藏类型。礁型圈闭的闭合面积可由礁顶面的构造等高线或礁体的等高线来确定。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 礁型圈闭中聚集了油气之后就形成礁型油气藏。礁型油气藏油气分布取决于礁体储集性的情况,一般礁核储集性好于礁前,礁后储集性较礁前差。 黄金巷埃尔.阿布拉礁横剖面图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 世界闻名的墨西哥黄金巷环礁带油田,该环礁带分三部分:圣伊西德罗以北称老黄金巷,其东西陆上部分称新黄金巷,海上部分称海上黄金巷。整个黄金巷环礁带呈椭圆形,长轴为北西-南东向,长约150公里,宽约70公里;该油田以拥有三口万吨高产油井而闻名,陆上已发现50多个生物礁油田,海上发现20多个油气田。 ???? 另外礁型油气藏储量较大,烃柱高。常呈带分布,形成丰富的产油气区。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 礁型油气藏根据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可分为: ??? 1.整个生物礁形成统一的古地貌突起,油气藏居于岩礁突起顶部,底部有水。油气的分布类似于古潜山油气藏。??? 2、分类 图为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雨虹区广泛发育的塔礁型油气藏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 图为我国湖北建南生物礁气藏。该气田属川东断褶带石柱复向斜内的建南构造北高点,生物礁发育于上二叠统长兴组中段,主要产气层为次生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溶蚀孔和晶间孔。 ? 2.礁体内岩体物性不均匀,油气仅分布于礁体内部局部渗透带中,油气藏受礁体古地貌与物性双重控制。 3.生物礁产状呈背斜,油气藏受礁体和背斜构造双重控制。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圈闭是很少见的,而较多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岩性和地层等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根据以上三种因素的组合可分为四种类型: ???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 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 岩性—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 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5? 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受构造与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形成的圈闭即构造—岩性圈闭,若其中聚集了油气即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常见的有背斜-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等类型。 ??? 一、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平面图及剖面示意图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凡是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由任一种构造和地层因素联合封闭形成的圈闭就是构造—地层圈闭,若聚集了油气,称为构造-地层油气藏。 ??? 图为我国的任邱油田,实质上为断块古潜山油气藏,也就是属于断层—古潜山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二、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任邱油田平面图及剖面示意图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岩性-地层圈闭(或称地层-岩性圈闭)是指由地层沉积间断(不整合作用)和沉积相变或储层成岩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非构造圈闭,这类圈闭的盖层部分或全部由不整合遮挡构成,其储层则明显受沉积相变或成岩作用控制,储层空渗性横向变化复杂。 三、岩性—地层圈闭和油气藏 靖边气田剖面特征图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即流体整个系统在处于稳定状态以前,总是自发地由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机械能低的地方。 Hubbert(1940)将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定义为流体的势(Φ),机械能包括压能、动能和位能,也就是说,流体在其达到势能最低值以前,总是在各自力场的支配下,由各自的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 一)流体势 ? 四、?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 流体势(Φ)可表示为: ?? 根据地层的条件上式可简化为: ??? Φ = g·Z + P/ρ ??? 若不考虑毛细管压力的作用, 油、气、水的势可根据定义表示为: ??? Φw =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