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氢气引入对宽光谱Mg和Ga共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影响.pdf
物 理 学报 ActaPhys.Sin.Vo1.63,No.3(2014)036801
氢气引入对宽光谱Mg~l:lGa共掺杂ZnO
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影响冰
田淙升 陈新亮十 刘杰铭 张德坤 魏长春 赵颖 张晓丹
f南开大学光 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1)
(2013年7月13日收到;2013年1O月22日收到修改稿)
为适应宽光谱高效率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应用需求,本文尝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553K衬底温
度下生长氢化Mg和Ga共掺杂ZnO (HMGZO)透 明导电氧化物 (TCO)薄膜.通过对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
貌、电学以及光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详细地研究了氢气 (H2)流量 (0—16.0sccm)对HMGZO薄膜结晶特性
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明:生长获得的HMGZO薄膜均为六角纤锌矿结构的多晶薄膜,择优取向为
f002)晶面生长方 向.薄膜的生长速率随着氢气流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主要归因于溅射产额的减小.
适当的氢气引入会引起晶粒尺寸的增加.随着氢气流量 由0增加至4.0sccm,ZnO薄膜 电阻率从 177Q.cm急
剧减小至7.2×10 .C1TI,主要是 由于H施主的引入显著地增加了载流子浓度;然而进一步增加氢气流量
(4.0—16.0sccm)造成 电阻率的轻微增加,主要归因于载流子浓度的减小以及过多氢杂质引入造成杂质散射
的增加.所有生长获得的HMGZ0薄膜平均光学透过率在波长 320--1100nm范围内可达87% 以上.由
于Mg的作用及Burstein—Moss效应的影响造成了带隙展宽,带隙变化范围一3.49~3.7Oev,其中最大光学带
隙E 可达 ^一3.70eV.
关键词:磁控溅射,Mg和Ga共掺杂,氢气引入,带隙展宽
PACS:68.55.一a,81.15.Cd,81.05.Dz DOh10.7498/aps.63.036801
性.在众多掺杂剂中,Ga离子具有与Zn离子相近
引 言 的离子半径,因而在掺杂时造成的晶格失配较少.
而且,薄膜中以替位形式存在的Ga离子能够提供
透明导电氧化物 (TCO1由于在光电器件应用
额外的电子进入导带从而取得较好的电学性能.
方面的巨大潜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应用在发
若用宽光谱范围透过的TC0薄膜作为薄膜太
光二极管,平板显示和太阳电池等器件中[1-5].锡
阳电池前电极,近紫外区fNUV,300nm左右)和近
掺杂的氧化铟 fITO)由于其杰出的光 电性能被作
红外区 (NIR,1100Dm.左右)的入射光能够被有源
为TCO广泛应用.然而考虑到铟的稀缺,众研究
者开始探索ITO的替代材料.其中,ZnO由于资源 层f吸收层)吸收利用,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薄膜太阳
丰富,廉价和在强H等离子体 中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电池的量子效率 (QE).常规的Ga掺杂ZnO(GZO1
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最具潜力替代ITO的TCO材 通常在可见光范围内展现出较好的透过特性.如果
料 。【,.本征氧化锌导电性较差,通常以III族元素 要应用在宽光谱薄膜太阳电池 f紫外一可见光一近红
(例如A1,Ga等)为掺杂剂改善本征ZnO的光电特 外区域),GZO很难满足条件.若通过提高载流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批准号: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