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陈四楼矿180万吨年新井通风设计.docVIP

采矿安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陈四楼矿180万吨年新井通风设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 第一节 矿区概述 1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2 第三节 煤层特征 16 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23 第一节 井田境界 23 第二节 矿井工业储量 23 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26 第二节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7 第四章井田开拓 29 第一节 概述 29 第二节 井田开拓 29 第三节 井筒特征 37 第四节 井底车场及峒室 38 第五节 开采顺序及采区、回采工作面的配置 40 第六节 井巷工程量和建井工期 41 第五章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44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44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5 第三节 回采工艺设计 47 第六章、井下运输和矿井提升 51 第一节 井下运输 51 第二节 矿井提升 54 第三节 矿井排水 62 第七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65 第一节 通风系统 65 第二节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70 第三节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71 第四节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73 第八章 矿井基本技术指标 73 参考文献 76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区概述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陈四楼煤矿位于豫、皖两省交界的河南省永城市北部,为城厢、陈集、顺和乡所辖。陈四楼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t/a,井田东起二2煤层露头线,西至F9与F2断层为界,南到F6断层与城郊井田为邻,北以F11断层为界,南北长12.5 km,东西宽约5.9 km,面积约62.3937km2,地理坐标东径 116°20′23″~116°25′19″,北纬33°57′15″~34°05′01″。开采深度由-300m至900m标高。 陈四楼煤矿地处河南省最东部的永城市境内,隶属于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煤炭企业。陈四楼煤矿位于永城市区北偏西13Km,北距陇海铁路商丘站95Km,东距京沪铁路徐州站97Km,矿区内部有专用运煤铁路与青町铁路相接;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陈四楼矿与通过永城至芒山公路与连霍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见图1-1 二、地形特点及居民分布 井田位于黄淮平原的东部,地势较为平坦,村庄密集,农业发达,地面标高32~35m,相对高差3m左右。第四系广布,松散沉积物厚度一般为360m左右。 三、矿区气候条件 本区为半湿润、半干燥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日最高气温41.5℃,日最低气温-23.4℃。年平均降雨量813.6mm,年最大降雨量1518.6mm,年最小降雨量556.2mm。本地区据历史记载仅有几次轻微地震,属地震烈度6度范围。 图1―1 交通位置图 四、矿区水文及工业用水及其他外部条件 矿井工业场地至矿区集配站的铁路专用线里程15.86Km与矿井同步建设,新老两条永砀公路,分别自工业场地两侧经过,将矿井工业场地与铁路干线和土产材料产地连通,交通条件好。 矿井永久电源,由拟建的永城220KV变电站供给,由地方集资兴建的永城市110KV变电站,可作为本矿井建井期的施工电源。 经初步勘探证实,上第三系孔隙承压水,无论其水量和水质均可满足本矿井永久水源的要求。 矿区北部的芒山,生产白灰、石子、料石等土产材料,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水泥、钢材、木材等可通过公路运至本矿。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 本区位于华北台块东南隅之山东台背斜徐蚌凹折带中,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东段北支的南侧,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东侧。本区和华北地台区一样,经过多次构造运动,于燕山期形成了现在的构造格局。区内以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为主体,东西向及北西向构造次之,伴随有岩浆活动。永城煤田煤系地层的展布形态严格受两组构造的控制。 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为本区主体构造,有一系列北东10~30°左右的隐伏背、向斜及断裂构造所组成,褶皱表现明显,其中较大的是隐伏背斜,为控制永城煤田的主体构造,由安徽省进入本区,形态与区域性走向一致,位于永城演集—丁集一带呈北东10~15°方向延伸,至薛湖矿区附近倾伏。 轴部由于受断层的影响,形成地垒状抬升,拌有岩浆岩侵入。两翼有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组成,产状平缓,倾角10~20°,东翼稍陡, 轴面稍向西倾。背斜东翼有车集—茴村矿区,葛店煤矿,葛双新勘探区及新庄井田;西翼有陈四楼矿区、新桥矿区、城郊矿区;北部有薛湖勘探区。北北东—北东西较大的断层有:王庄断层、双庙断层、葛店断层、刘河断层、F37、F38断层、薛湖断层、F2断层、和顺集断层、裴桥断层、龙岗断层、胡桥断层及济阳断层。 近东西向构造在永城隐伏背斜两翼普遍存在,以断裂构造为主,褶曲不甚明显,较大的断层有F20、F8、F132断层。 永城煤田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分区徐州小区。上奥陶统、下石炭统、三叠系至古新统缺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