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脂和动脉粥样硬化.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年8月第14卷增刊ChinJ 2006,V01.14 ·11· Hypertension,Aug Suppl 甘油三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吴寿玲 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医院 对于甘油三酯是否为动脉粥样硬化(AS)独立外源性途径指食物中的TG在小肠内水解成脂肪酸 的危险因子争论了30余年,这是因为高甘油三酯血 和甘油一酯、二酯后由肠黏膜吸收入细胞,再合成 症常伴有低HDL,单因素分析时,甘油三酯是独立 TG并与其他脂质形成CM,通过淋巴系统人血。 危险因子,以HDL校正或多因素分析时这种关系 CM中的TG在脂蛋白脂酶(LPL)作用下水解为甘 明显减弱,甚至不再是独立危险因子。上世纪80年 油和游离脂肪酸(FFA),被细胞利用或贮存。高脂 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陆续开展了一些流行 饮食后3~6h,血液中CM相关的TG达到峰值,脂 病学研究,证明了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 肪的吸收速度因食物中脂肪的成分及个体差异而不 的独立危险因子。下面就其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同。内源性代谢途径指CM水解产物一CM残粒以 1流行病学研究 受体介导的形式被肝脏吸收,其衍生物和一些新组 PROCAM试验对4849名无心肌梗死病史的 男性随访8年,按HDL-C(mg/d1)水平分为三组:液后被LPL水解成残粒,其中部分直接被肝吸收、 HDL-C55、35~55及35,每组又按甘油三酯水分解,另一部分继续水解形成中间密度脂蛋白 平150、150~199、≥200mg/d1分成3个亚组,不 论HDI,C水平如何,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均随甘种因素调节,包括底物利用率、激素水平、水解酶的 油三酯水平升高而增加,表明TG是独立于HDI。活性及一些特殊载脂蛋白辅助因子的活性。 Male 3致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表型 及LDL的冠心病危险因子。Copenhagen 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常伴有低HDL及小而密的 Study观察2906名无冠心病病史的男性,8年中冠 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按甘油三酯水平将患者三 I。DI,升高,合称致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表型(athero— ALP)。近年来随着对 等份,每组中叉按HDL—C再分3个亚组,同样证实geniclipoproteinphenotype 不论HDI:C水平如何,冠心病事件均随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的深人研究,逐渐阐明了三者的代谢联 水平升高而增高,而且即使用吸烟,体重指数、高血 系,其中脂蛋白之间的脂类交换起着重要的作用。 压、LDL等危险因子校正后,这种关系不变。Ho—血浆脂蛋白之间经常进行TG与CE的交换,脂类 kanson等分析17项研究,共46000名男性,ii000交换的方向及程度取决于各种脂蛋白的脂类浓度 mmol/L),心差,因而,通常都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CM、 名女性,甘油三酯每升高89mg/dl(1 血管病相对危险度分别增加1-3及1.8,即使用VLDL)将甘油三酯转移给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 HDL-C等其他危险因子校正后,仍有统计显著性, 女性尤为密切。 这种交换是个物理化学过程,通过脂类的扩散而进 2 TG的生物化学 行,速率很慢,但血浆中存在促进脂类交换的蛋白 transfer TG又称中性脂肪,由3个分子脂肪酸和1个质,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ester 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TG 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除 transfer TG外,外周血中还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