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砼破损形态控制的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pdf
( )
第36卷 第5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Vol . 36 No . 5
2008年 5月 J . Huazhong U niv . of Sci . Tech . (Nat ural Science Edition) May 2008
基于砼破损形态控制的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
1 2 ,3 3 1
卫 军 高宗余 罗 扣 董荣珍
( 1 中南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0075 ;2 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
力学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74 ;3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湖北 武汉 430050)
摘要 :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的分析 ,确定把破损形态作为耐久性极限状态的控制 目标. 利用现
阶段的钢筋锈胀力计算模型 ,提出了基于破损形态控制的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设计方法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
讨论和分析.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破损形态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是合理的. 按本方法分析 ,可以
稍微放松对混凝土锈胀裂缝宽度控制的尺度 ,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控制标准.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 锈胀力 ; 耐久性设计方法 ; 破损形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 : TU473 . 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 145 12 (2008) 050 11404
Design of the concrete component durabil ity using fail ure state control
Wei J un1 Gao Z ong y u2 , 3 L uo K ou3 D ong R ong z hen1
(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 ect ure , Cent ral Sout h U niver sit y , Changsha 4 10075 , China ;
2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 Huazhong U niver 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uhan 430074 , China ; 3 China Zhongtie Maj or Bridge Reconnai ssance and Design
In stit ut e Co . L t d . , Wuhan 430050 , China)
Abstract : Accor din g to t he analy si s of concret e st ruct ural durabilit y limit st at e , f ailure st at e wa s re
gar ded a s t he limit st at e cont rol of t he durabilit y . On t he ba si s of cur rent sp lit ting force calculatio n
mo del , a durabilit y de sign met ho d of st ruct ural member s i s p rop o sed , in w hich t he f ailure st at e wa s
obt ained and it s influence f actor s were di scu ssed and analyzed . The re sult s show t hat t he de sign met h
o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