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知识检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武传》知识检测.doc

《苏武传》知识检测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捱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召武受辞 辞:受讯 2.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会 会缑王与第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生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膏”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空以身膏野草 A.欲因此时降武 B.单于壮其节 C.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D.其人一夜亡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有(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5.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到《苏武传》中通过人际关系与自然环境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异常鲜明,试举例进行说明 6.以下是古人对苏武的一些评价,阅读这些文字,谈谈你对苏武的看法 (1)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东汉]班固《李广苏建列传赞》) (2)(其冬,丁令盗武牛羊)卫律为丁令王使人盗之,以困武。冀其终降,以分谤也。(王必欲降武)时陵为右校王,故因其称。(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十七) 7.以下两首诗,据传是苏武之作,阅读两首诗歌,结合课文,试分析苏武的思想感情 其一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堆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其二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排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威自京都省之: B.不审于何得此绢: C.自放驴.取樵炊爨: D.阴资装: E.百余里要之: F.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因取向所赐绢答射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D.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我父亲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知道,我的洁廉行为唯恐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