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亚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研究.pdf
第28卷第4期 海洋技术 V01.28.No.4
2009年12月 OCEANTECHNOLOGY Dec.2009
大亚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
生物量研究
雷安平1,陈欢1,陈菊芳2,胡章立1
(1.深圳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2.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种类组成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合计观察到藻类种类67种。主要由硅藻门(48种)和甲藻门(13种)组成,同时还有少
量蓝藻、绿藻和着色鞭毛藻门等其他藻类(6种)。优势种类主要有尖刺拟菱形藻、菱形海线藻、尖刺菱形藻等硅藻类
和又状甲藻、海洋原甲藻及海洋原多甲藻等甲藻类.这些优势种类均为可能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人工鱼礁区的藻
类数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区高,说明人工鱼礁的投放促进了藻类的生长:人工鱼礁区和拟投放区的Sha曲∞一
weaver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区,进一步表明人工鱼礁的投放增加了藻类的生物多样性。综合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的结果表明:人工鱼礁的投放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但藻类的优势类群
是可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对海洋水环境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
关键词:浮游植物;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大亚湾;人工鱼礁
中图分类号:Q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29(2009)04-0083—06
大亚湾位于珠江口东侧,面临南海,三面为丘陵山地环 调查,旨在为正确评价2003年人工鱼礁的投放对环境的影
抱,是一个山地溺谷型半封闭海湾。近年来,随着大亚湾沿岸 响提供基础依据。
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大亚湾海域生
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水中设置的构造物,它 1材料与方法
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柄息、生长、繁殖提供必要、安全的场所,
从而达到修复、改善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 1.1采样点的设置
资源的目的旧。2003年1月初,深圳市大鹏湾人工鱼礁试点 2003年1月初,深圳市大鹏湾人工鱼礁试点工作启动,
工作启动,至2003年8月8日,所有礁体(640个礁体)制作
和投放工作全部完成,投放区面积约1km2。 。 作全部完成。本次人工鱼礁礁体有5种类型(小孔少孔立方
浮游植物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是海洋中的初级生 型、大孔少孔立方型、多孔园柱形、多孔立方型、综合型),礁
产者。对海域内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的研究是生态 体的制作材料多数为混泥土材料(少数为角铁加砌空心砖),
系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和生态系统容纳量研究的重要指标, 投放区由6个小礁群组成,其礁体的总空方量为3.25万m2。
也是资源评估的重要依据阁。有关大亚湾浮游植物与生态环
境的研究,国内已有较多报道,但主要是以自然水域及养殖 (东经114035
水域为研究区域,仅有一例是以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海
域为研究区域M。为此,作者于2005—2006年对大亚湾海域
围内,面积约lkm2。
人工鱼礁投放区、拟投放区与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拟投礁区位于杨梅坑以北海域,坐标为:(东经114033’
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及Sh粕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进行了
3
33’3矿.22033’00”),面积约2.653km2。
收稿日期:20019.06一ll 对照区位于投礁区的东侧,坐标为:(东经114。3574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分子操纵与单分子生物物理.pdf
-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控制.pdf
-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海洋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pdf
- 单螺旋和3股螺旋蚕丝纤维支架的力学性能及其细胞黏附性能比较.pdf
- 单足与双足跳深时支撑腿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pdf
- 南口虎峪中元古界大红峪组混积岩系的层序地层划分——海侵砂岩中的微生物席碎片简介.pdf
- 南太湖入湖口蓝藻生物量与TN、TP的年变化特征及相关性研究.pdf
- 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前沿领域.pdf
- 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夏季渔业生物学研究.pdf
- 南雄盆地大塘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剖面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