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pdf

—-——332.——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9期 于淼,杨梅,张连茹.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332—335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于淼1,杨梅2,张连茹2 (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从共生理论出发,对采自福建省龙岩山区的药用植物南方红豆杉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从南方红豆杉的树 叶、短茎和树皮中共分离得到107株内生真菌。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8株菌对1种或者 几种指示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占供测菌株的7.48%;有40株菌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占供测菌株的 明南方红豆杉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菌种资源,具有开发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Q178.5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9—0332—04 微生物与植物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其中根瘤菌与豆科植 物碱尤其引人瞩目[7-8]。但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资源短缺、 物、菌根真菌与木本植物的共生关系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植 树皮中有效成分含量很少,提取利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开 物内生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 展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将为人类从 组织内部而不会引起植物组织产生明显病害症的真菌¨。。 微生物角度寻找抗癌药物开辟~条新的途径。 temulentum 1898年Vogl从黑麦草(LoliumL.)种子中分离发 1材料与方法 现了第1株内生真菌、2o,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植物内 生真菌普遍存在于各种陆生及水生植物中,具有非常广泛的 1.1试验样品 宿主多样性。由于植物内生真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和特殊 南方红豆衫树皮、短茎、短叶等植物样品于2007年3月 性,在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方面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不仅能产 采自福建省龙岩山区。 生一些结构独特、骨架新颖的活性化合物,而且很有可能合成 1.2抗茵活性测定用指示菌 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自1993年Strobel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曰. 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到1株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 pumilus)、大肠杆菌(Eschenchia 安德氏紫杉霉(Taxomyces觎dre。瞅炉1以后,从植物内生蓥 aureus)、藻黄八叠球菌(Saminalutea)、白色 (Staphalococcus 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逐渐成为内生菌的研究热点, 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均为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 目前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抗 验室保存菌种。 肿瘤和抗氧化等多种活性化合物HJ。 1,3肿瘤细胞株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为第3纪孓遗植物,在地人宫颈癌HeLa细胞,购于中科院上海细胞所。 1.4常用的培养基 球上已生存繁衍了250万年”1。20世纪70年代,Wani等从 短叶红豆杉(zbrevifolia)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抗癌化合物紫细胞培养基(DMEM):10g干粉DMEM溶于1L双蒸水 杉醇,具有独特的抑制微管解聚和稳定微管作用,对卵巢癌、 中,加入3.17NaHC03搅拌均匀,溶解后加10%一15%已灭 g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