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防洪堤.doc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铜仁地区防洪综合整治洼地排涝 印江县文昌防洪堤工程实施方案 设 计 报 告 设计证号:241116-SY 贵州省铜仁地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二00八年十二月 编制人员名单 批准: 审定: 校核: 编制: 目 录 1.综合说明 1 1.1 绪言 1 1.2 水文 2 1.3地质 3 1.4工程任务 4 1.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4 1.6工程施工 5 1.7工程占地 5 1.8 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 6 1.9工程管理 6 1.10工程概算 6 1.11经济评价 7 1.12工程招标方案设计 7 2、水 文 9 2.1 流域概况 9 2.2 水文、气象 9 2.3 测站分布及资料情况 9 2.4 暴雨洪水资料及其特征 9 2.5 设计洪水 10 2.6 设计流量的确定 13 2.7 水面线推求 14 3、工程地质 17 3.1 工程概况 17 3.2 区域地质 18 3.3 工程段河床地质条件 20 3.4 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21 3.5 物理力学指标及基础开挖 24 3.6 围堰与排水 25 3.7 天然建筑材料 25 3.8 结论与建议 25 4、工程任务 27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1 5.1 设计依据 31 5.2工程布置 31 5.3 堤线选择 32 5.4 堤型设计 32 5.5 堤坝材料及要求 33 5.6 堤防稳定计算及分析 33 5.7 施工分缝、排水孔设计 35 6、工程施工 36 6.1 施工条件 36 6.2 施工导流 38 6.3 料场的选定与开采 38 6.4 主体工程防洪堤施工 39 6.4 施工交通运输 40 6.5动力通讯设施 40 6.6 施工总布置 41 6.7 施工总进度 41 7、淹没处理及工程占地 42 7.1 工程淹没范围 42 7.2 防护工程 42 7.3 工程永久占地 42 8、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 43 8.1 设计依据 43 8.2 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设计 44 8.3 结论 45 9 工程建设安全措施 46 10、工程管理 48 10.1 管理机构 48 10.2 主要管理措施 48 10.3 工程运行管理 52 11、工程概算(详见概算书) 53 11.1 编制说明 53 11.2投资主要指标 53 11.3投资概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53 11.4费用计算依据及构成 55 11.5费用计算标准 56 11.6资金筹措 56 12、经济评价 58 12.1工程概况 58 12.2经济评价依据 58 12.3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58 12.4费用分析 59 12.5各经济指标值的计算 61 13、工程招标方案设计 62 13.1 工程建设规模 62 13.2 项目招标范围 62 13.3 招标组织形式 63 13.4 招标方式 63 13.5 标段的划分 63 13.6 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 63 编制说明 67 1.综合说明 1.1 绪言 文昌防洪堤工程位于印江县东部的新业乡文昌村,距县城50km,对外交通有印江—木黄—新业油路通过,对内交通有乡村公路,交通、水、电较为方便。地理位置为东经108°40′48″,北纬28°01′34″。 工程保护区内海拔高程在755m至800m之间。工程区辖文昌行政村,现有人口456人,保护耕地面积560亩,其中土为324亩,田为276亩。工程区主产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油菜、烤烟、茶叶等经济作物。 工程区域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黔东北凹陷地带,森林覆盖率低,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境内水涝灾害频繁,每遇暴雨,由于原河道过水断面较小,坝上的田地经常被洪水淹没,致使粮食及经济作物损失惨重,部分田地作物绝收。1999年“7.23”特大洪涝灾害后,根据救灾组评估,其直接经济损失达268万元,每年民政部门都要投入几万元救灾救贫资金。洪涝灾害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进行防洪综合治理、排涝减灾是非常必要的。 2002年—2003年全地区开展洼地排涝“可研”及“初步设计”工作。2003年11月15日至18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对《贵州省铜仁地区洼地排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审查。2004年4月2日,贵州省发改委及水利厅以黔计建设[2004]257号文《关于贵州省铜仁地区防洪综合整治洼地排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基本同意设计报告的规模、投资及设计方案。 1.2 水文 工程区在木黄河东南面,发于梵净山北麓的青岗,高程为2140m,其河源段称为蔡家河,又称芙蓉河,经新业在木黄以西与乌溪河汇合。地势地貌属贵州高原自东向西的三级阶地的第一阶梯上和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黔东北凹陷地带,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llxk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