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总体规划文本.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第2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以问题为导向,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体系的战略性调整; 2.以目标为导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走跨越发展之路; 3.以城乡统筹为导向,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走和谐发展之路; 4.以资源环境为导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科学发展之路; 5.以公共政策为导向,推动规划的更好实施。 第3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5.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8.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7]77号)》 9.交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连云港港总体规划的批复(交规划发[2008]101号)》 以及国家、江苏省、连云港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4条???????????????????? 本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连云港市区行政辖区(含2007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纳入市区的浦南镇和岗埠农场),以及灌云县善后河以北地区、白塔埠机场控制区和市区东部近海部分浅滩海域。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 第5条????????????????????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即连云港地市行政辖区,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含开发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和灌南县,总面积7500(部分海域面积未计入)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主要由连云港市区(含新浦、海州、连云以及南翼地区)和赣榆、灌云、灌南三县东部滨海区域(含赣榆县城、海头、柘汪、燕尾港、堆沟港等地区)组成,总面积约为19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新浦、海州、连云、南翼等,即规划连云港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区)范围。 第6条???????????????????? 本规划期限为2008-2030。其中,近期为2008-2012年,远期为2013-2030年,远景展望2030 年以后。 第7条???????????????????? 第8条???????????????????? 第9条???????????????????? 第10条???????????????? 第11条???????????????? 2003-2020)》同时废止。 第二章 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12条???????????????? 第13条???????????????? 1.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与区域中心城市。 2.我国中部沿海的国际性干线大港。 3.江苏省乃至国家级临港产业基地。 4.山海相拥、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海滨旅游城市。 5.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 第14条????????????????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与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对我国中部沿海地区及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区域经济振兴,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第15条???????????????? 1.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3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55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87700元(12250美元)左右,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收入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3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6∶41[1]。 2.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75%[2]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7万和2万元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步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2030 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7吨标准煤/万元以下。2030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第二节 城市规模 第16条???????????????? 1.以目标为导向并立足于城市资源环境容量,建立适应城市跨越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规模调控与管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