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下游航道水流条件分析.docVIP

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下游航道水流条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下游航道水流条件分析.doc

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下游航道水流条件分析 吴锡荣 刘绍明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湖北 宜昌 443001) 摘要:本文根据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下游航道开通运用以来实测表面流速流向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江心堤工程建造前后的通航水流条件状况,列出了葛洲坝枢纽电站不同下泄流量时若干断面的通航水流条件数据,可以为目前船舶安全航行和下步确定大江下游航道通航流量标准提供借鉴。 关键词:葛洲坝水利枢纽 大江下游航道 通航水流条件 Abstract: Since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Gezhou Damhydro-junction big river downriver route to clear the utilization theactual superficial speed of flow to flow to the observed data, around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middle of a river dike project constructionhas been open to navigation the fluent condition condition, lists theGezhou Dam key position power plant differently excretes when thecurrent capacity certain cross sections to be open to navigation thefluent condition data, may for the present ships safe navigation andunder step determined the big river downriver route is open tonavigation the current capacity standard to provide the model. Key word: The Gezhou Dam hydro-junction big river downriver route isopen to navigation the fluent condition 1. 基本情况 1.1 平面布置 葛洲坝大江航道建于枢纽右侧,其航道范围上起巷子口,下至卷桥河,全长7.5km, 其中上游航道3.1km,最小航宽160m,口门及口门内航宽200m,向家咀弯道设计航道中心线曲度半径 1000m;下游航道长4.4km,最小航宽 140m。在笔架山附近与天然航道相接处航宽约170m,设计底高程33.5 m,凹岸航道转弯半径1000m,一号船闸下闸首建有长390m的导航隔流堤,旨在起隔流、防沙、束水冲沙和导航的作用。 图一 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河势图 1.2 通航流量 大江航道设计通航流量35000m3/s,于1989年基本建成,1990年汛期第一次过流试航。试航观测资料表明,由于大江下游航道导航隔流堤仅390m,难以阻隔大江电站尾水进入大江下游航道范围内,从而导致大江下游航道范围内的水流流速大,波浪大,流态紊乱,不良水流条件对船舶正常航行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近二十年来,大江航道实际最大通航流量为20000m3/s。2003年底,在各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原葛洲坝电厂)开始实施了大江下游河势改造工程,于大江电厂下游增建了一条长900 m,堤顶高程为52 m的江心隔流堤,工程于2006年初完成。 1.3 分析目的 为摸索和了解大江下游河势改造工程完工以后,大江下游航道范围内的通航水流条件情况,以便给提高大江航道通航流量,扩大大江航道通过能力提供依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航道管理部门,加大了大江下游航道原型观测的力度,不仅恢复了大江下游航道水下地形的观测次数6次,而且组织安排对大江下游航道进行了10000m3/s-25000m3/s的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加上2007年汛期由长航局组织实施的大江航道实船试验,对大江下游航道25000m3/s-35000m3/s表面流速流向及船舶航迹进行了观测,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根据上述大江下游航道表面流速流向原型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和比较,希望能对当前的船舶安全航行和下步确定大江航道新的通航流量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 2. 通航水流条件 2.1 总体情况: 大江航道在开通运行以后,曾于1993年组织实施了实船试航观测工作,后又于2005年7月15日开展了30000m3/s,7月28日开展了25000m3/s,10月10日开展了20000m3/s等三个流量级的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工作,观测范围为大江下游江心堤下堤头-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