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吸汁类害虫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ppt

观赏植物吸汁类害虫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1.形态特征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2.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 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雌虫产卵盛期。 雌若虫第一龄若虫期约20d;第2龄若虫期23~25d;第三龄若虫期为30~35d,9月上旬若虫成熟,交尾后越冬。 雄虫第一龄若虫期与雌虫相同,第二龄若虫期40~45d。预蛹期1~2d,蛹历期2~6d。雄成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羽化,寿命仅1~2d,交尾后即死亡。 越冬雌虫产卵于体下,产卵期长达1个月,每雌产卵200~500粒,最多可达1100粒。 初孵雄若虫多群集在叶片上,雌若虫主要群集于嫩梢上,有趋光性。先在叶或嫩枝上爬行一段后定居下来,刺吸寄主汁液,不久开始分泌蜡质覆盖体背,以后随虫龄的增大,蜡壳逐渐加厚增大。 *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第三节 观赏植物吸汁类害虫 一、叶蝉类 二、木虱类 三、粉虱类 四、蚜虫 五、蚧类 六、螨类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一、叶蝉类 大青叶蝉 学名:Tettigella virids Linne 别名:大绿浮尘子、青叶跳蝉、青叶蝉 分类:同翅目叶蝉科。 寄主:杨、柳、白蜡、刺槐、苹果、桃、梨、桧柏、梧桐、扁柏、谷子、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蔬菜、果树等160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褪色、畸形、卷缩,甚至全叶枯死。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1.形态特征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2.发生规律 吉林、新疆、内蒙1年发生2代,甘肃2~3代,河北、北京、山东、江苏3代,湖北5代,江西5~6代。在南方各虫期均有,无真正的休眠期。 以卵在花木、果树枝条的皮层内及杂草茎秆内越冬。华东地区翌年4月中旬至5月卵开始孵化,孵化的若虫刺吸汁液并喜群集,5月下旬为第1代成虫开始为害期。 成虫喜群集于矮生植物叶背和叶面,趋光性强。遇惊扰疾行横走,由叶面向叶背逃避,并会跳跃。7~8月是第2代成虫为害期,9~11月是第3代成虫为害。 10月下旬成虫陆续产卵越冬。夏、秋季卵期9~15d,越冬卵则长达5个月。若虫历期1个月左右。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3.防治措施 (1)在成虫产越冬卵前涂刷白涂剂,阻止成虫产卵。 (2)成虫发生初期,设置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 (3)人工剪除有卵的枝条及被害枝条,冬春季及时清除杂草。 (4)害虫发生期喷药防治。 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50%叶蝉散乳油1500倍液 3%啶虫脒乳油3000倍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梧桐木虱 学名: Thysanogya limbata Enderlein 别名:青桐木虱 分类;同翅目木虱科 寄主:梧桐 为害特点:以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幼芽、嫩枝吸食汁液,为害梧桐,使叶片变黄、凋萎、早落。若虫分泌大量白色絮状蜡丝,覆盖枝叶,诱导煤污病发生,影响树木生长,且蜡絮易从树上落下,影响环境。 地理分布:华北、华东、华中、陕西、甘肃。 二、木虱类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1.形态特征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2.发生规律 1年多发生2代,在江苏1年发生1代,部分2代。 以卵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梧桐顶芽萌发时,越冬卵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害最重。 成虫于5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产卵于叶片背面或枝条上。产于叶背面的卵能发生第2代若虫,产于枝条上的卵则滞育越冬。 8月上、中旬第二代成虫羽化,9月产卵越冬。 每年以第1代为害为主,第2代种群数量极低。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成虫无趋光性,繁殖力强,每雌平均产卵560多粒,卵散产于叶背或枝条表面。 1龄若虫在叶面上刺吸并分泌白色蜡质絮状物,树杈上布满絮状物。2~3龄常以数十头若虫群集于叶背面刺吸汁液。2~3龄若虫全部隐匿于自身分泌的白色絮状蜡丝中,刺吸液汁的同时,大量排泄蜜露,带粘性,常滴于树下,污染环境。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3.防治措施 (1)若虫为害期,喷清水冲去絮状物,消灭若虫和成虫。 (2)在1~2龄若虫期,喷3%啶虫脒乳油、5%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3)早春结合修剪,剪除带卵的枝条,并在枝干上喷65%肥皂石油乳剂8倍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