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古今人物姓氏的时空分布特征.doc
福建省古今人物姓氏的时空分布特征
赵凯丽1055010219
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公元前221年,秦朝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州),从此福建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 福建在秦汉之际建立了闽越国,当时基本上还是贵族有姓,百姓无姓,因此史载的姓氏不多。晋代以后,中原各姓陆续南下入闽,主要聚居地从闽北向闽江下游以及晋江流域发展。在长期的迁徙与定居中,各姓氏逐渐发展为聚族而居,这种现象是福建姓氏分布的重要特点。
中原姓氏南迁入闽 从古籍上看,福建姓氏起源最早的是关于彭祖的传说。清代董天工在《武夷山志》中记载这个传说,说明至少在周朝,由于北方民族南下福建,福建姓氏由此而生。 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浙江地区的越族逐渐强盛,建立越国,越人进入福建境内,设冶灶制兵器,有姓名的有欧冶子,为有史可证的最早姓氏。后越国被楚国灭亡,部分越人在越王族率领下来到福建,同闽族融合而成闽越族,其首领驺无诸建立闽越国,在秦汉之际活跃于中国政坛。闽越国史料稀少,只记有驺姓和刘姓、吴姓等。然而传说却有秦时将乐女子李寄斩蛇的故事,汉初何氏兄弟九人隐居升仙的遗迹,说明秦汉之际,中原人民南下,中原姓氏已逐步在福建产生发展。后来汉武帝灭闽越国,徙其民江淮间,闽越人口顿减。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人民迁居入闽,丰富了福建姓氏。如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攻会稽太守王朗,王朗败走,乘船至候官,与候官长商升会合。孙策遣贺齐讨伐商升,商升乞降,其部将张雅、詹强不降,杀商升以拒贺齐。贺齐打败张雅、詹强,平定候官。此后,历史上记载大规模姓氏入闽的有:晋永嘉年间(307~312年)中原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主要聚居在闽北建溪、富屯溪、闽江下游以及晋江沿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随着八姓入闽的还有非贵族的杨、钟、梁、翁、温、卓等姓。此外,蓝、雷等姓的少数民族也在隋末唐初进入闽西南地区。 唐总章二年(669年),闽广交界地区发生“蛮獠啸乱”,高宗以陈政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府兵3600人,战将123人入闽,驻扎绥安县(今漳浦县)。陈政在福建进军不利,唐高宗命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军增援,随军的有陈政母亲魏氏及子陈元光。其部众均为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随陈政、陈元光入闽的将士共8000多人,其姓氏有:陈、许、卢、戴、李、顾、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在、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上官、司空、令狐、薛、蒋等80多姓。 唐朝末年,北方战乱,光州固始县王审知兄弟3人随王绪起兵,后进入福建。史载固始县有18姓随王审知入闽,据新编《固始县志》考证,当年随王审知入闽的有约5000人,姓氏有王、陈、李、张、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商、詹、林、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骆、蒋、黄、包、袁、赖、邹等35姓。后王审知占据福建,大封诸将,这些姓氏在福建都得到较大发展。当今许多族谱都以随陈政、陈元光和王审知兄弟入闽的人作为入闽始祖,可见河南固始县是福建姓氏的重要渊源之一。 宋代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许多中原人士纷纷入闽,其中赵、简、游、范、杜、纪、程、姜、田、白、涂、袁、童、饶、华、凌、俞、钱等姓就是宋代进入福建的。元、明、清三代,福建增加部分少数民族姓氏,如畲族的盘、钟,回族丁、金、马、夏、郭、蒲、田、时、贤、蓝、常,蒙古族的萨、出,满族的粘、溥等。民国时期,很多满族人改为汉姓,满族姓氏因而减少。近现代人口大流动,福建的姓氏也大量增加。 福建姓氏分布特点 中国人一般是以父传子的方式代代相传其姓,女子在一生中仅保留父系的姓,不传递给下一代。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这种姓氏传递发展为聚族而居,同姓大家族对外姓无形中进行排斥,在姓氏分布上产生相对集中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一个乡村由一个或几个大姓聚居,其人口占该乡村人口绝大多数,这种现象是福建姓氏分布的重要特点。 中国的姓氏在全国各地分布是不均衡的,这是长期以来聚居与迁移的结果。据估算,在宋代,福建10大姓为陈(13.14%)、林(9.41%)、黄(6.62%)、刘(4.69%)、李(4.49%)、郑(4.02%)、方(3.53%)、王(3.47%)、吴(2.97%)、张(2.74%)。宋代福建人口从191万人发展到625万人,这些大姓基本上奠定福建姓氏的格局。
根据2000年11月第5次人口普查,福建省人口3471万,10大姓氏为:林姓513万,占14.78%;陈姓486万,占14%;张姓229万,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