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压力共舞--谈职场EQ.ppt
與壓力共舞---- 談職場EQ 學輔中心提供 莫當「窮忙族」,樂當「富優族」 一.「窮忙族」,是沒錢又沒閒的族群。窮忙族的日子,不僅每天過得忙碌,更是盲目與茫然。他們為了一份固定的收入而努力投入工作,永遠覺得自己只是在過「日子」,而不是過「生活」。 二.「富悠族」,是有錢又有閒的族群。身為富悠族的人,個個深諳成功人生的「黃金比例」。他們雖然努力工作賺錢,卻不吝花費於必要的旅遊與文化活動上,因此跟他們聊天永遠有新鮮的話題。他們追求穩定的職涯,卻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冒險創業,因此他們懂得如何被領導與領導別人。 十大需要高度情緒控制的行業 1.?精神醫療專業(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 2.?一般醫療專業(家醫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護士 3.?人力服務業(人力資源經理、公關人員) 4.?文化教育業(成人教育講師、訓練經理、編輯、學校老師) 5.?軍警人員(警察、消防) 6.?銷售業(房地產銷售人員、業務代表) 7.?金融保險業(保險經紀人、借放款、理財專員) 8.?助理工作人員(秘書、特別助理、診所掛號 9.?第一線服務人員(餐廳伺者、客服人員) 10.?其他(專案經理、公證人) EQ暢銷書作者高曼博士(Daniel Goleman)認為:「成人生活中大約80%的『成功』,來自於自我的情緒或壓力管理能力。」 考試沒教的事》:挫折容忍力 不錄取 就跳樓? 學跟挫折做朋友 有社會新鮮人求職面試被淘汰,轉身就跳樓自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面對這些「八九」,愈成高難度的人生功課。近年,年輕學子為了細微原因(考不好、口角、失戀、長青春痘)輕生的新聞,常讓社會驚嘆、讓家長心碎;結論不脫「挫折容忍力太弱」的「草莓族」責備論。但是,「草莓」又是誰培育出來的? 在台北市知名「貴族」學校任教的陳老師努力安撫班上午休時間吵鬧的學生,隔天家長來「溝通」:「不要強迫我的小孩做他不喜歡做的事,這樣會壓抑他的成長和學習。」 沒遇過挫折 怎學會處理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父母的呵護大傘也伸張到校園,讓老師的管教動輒得咎,「老師反而要討好學生,讓孩子更自以為是」。 「要把挫折當成常態,讓克服挫折的時間縮短,培養免疫力。」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說,沒有遭遇過挫折,就學不會怎麼處理。 許多父母努力為孩子鋪設坦途,從小為孩子挑最貴、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並設法讓孩子得一些獎,進好大學;但出了社會,很多事是家長沒辦法操控的,孩子終究面對空前的挫折感。 過度的讚美 自我不真實 「對孩子的讚賞,適度就好了」,心理學教授陳皎眉說,父母讓孩子接納「有長處,也有缺點」的自我,才能面對真實世界。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觀察,媒體也影響部分年輕人的挫折忍受力。像「超級星光大道」等選秀節目,常見的賣點就是參賽者因失常而痛哭,努力打拚後終於敗部復活;製作單位塑造「挫折之後就是成功」的假象,歌頌成功,也用挫折來催淚,簡化了挫折的衝擊。 與失敗共存 成長維他命 有時,人就是得學著與失敗共存;結局不見得都會如人意。不懂得如何與挫折做朋友,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從此一蹶不振。 「正面思考是醫治挫折的良藥。」臨床心理師柯慧貞說,焦慮症、憂鬱症患者面對挫折常難以招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正面思考能力。 她建議從小培養正面思考習慣,學習解決問題,讓挫折成為孩子成長的心靈維他命。 職場EQ (一)從〝頭腦〞來看清楚 --- 正向思考與認知 (二)從〝心〞來昇華 --- 情緒管理與自我表達 (三)從〝身體〞來放鬆 ---放鬆練習 (四)從〝生活〞來力行 ---生活習慣 (五)從〝生活〞來力行 ---時間安排 (一)從〝頭腦〞來看清楚 ---正向思考與認知 (1)正向思考: 1.真實認識自己:透過心理測驗、義工服務、自我探索、成長課程等,開發出潛能,認識自己 。 ?2.把優點運用於工作:開發創意,思考如何在工作上,發揮優點。 3.找出工作意義:了解自己的工作價值觀,不要把全部期望放在未來,要找出工作的意義與滿足。 4.帶給他人正面影響力:如果你有正面能量,別忘了拉旁人一把。如果你有負面情緒,也記得不要把過錯加諸在他人身上。 (一)從〝頭腦〞來看清楚 ---認知層面 (2) 多角度看事情 不要二分法,非黑即白,全有 或全無,應有彈性,逐步分析 ,多角度分析事物。 (3) 逃避不如面對: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我們
文档评论(0)